第二十九期新浪博客诗词笔会作品四集点评(词)
(2009-03-02 17:09:01)
标签:
新浪诗词笔会作品点评起句鹧鸪天对句下片文化 |
分类: 新浪笔会 |
第二十九期新浪博客诗词笔会作品四集点评(词)
点评者:梦也无声
受本期主持人奶奶泡的茶先生委托,对二十九期笔会四集词作品进行点评,深感点评不同于鉴赏,鉴赏作品的最终选择权在鉴赏者手中,对于有明显失当或不合鉴赏者口味的作品可以不选不赏,不必吹毛求疵指出不足,因此可以避免由于主观倾向性而对作品误评误判的情况发生,但是作一个点评者,由于要点评的作品不容选择,要绝对的避免主观倾向性就比较难些,我会尽力而为,若有不当失衡之处,聊作朋友茶余饭后一笑之资。
2931
告别今宵又一年,人生苦短叹华颜。声声爆竹催春早,阵阵鸣钟逐雪寒。
千烛闪,万民欢,谁怜天下少团圆?当歌对酒升平乐,最悯游人行路难。
梦也乱弹:起句平实,直接点出时间和主题,二句感慨岁月流逝老去无痕,有其内在逻辑相关,从“又一年”有感而发。中间对句引爆竹和钟声衬托渲染迎来送往冬尽春生的气氛,放爆竹在国人的经验中是除旧的象征,而且爆竹声节奏紧促,正与人们急于除旧的迫切心情相契合,因此以爆竹声来“催”十分形象生动,“逐”字异曲同工,以“阵阵”相衬,更让人联想到初民时代集体驱逐恶兽时激动人心的场面,所以一个“逐”字唤起的是人对“雪寒”的主观态度,诗人的意图委婉却清晰地表达出来。
腰部三字对句对仗工稳,“谁怜”句更以襟怀取胜,将全词的情感宣泄推到高潮,成为全词的基本支撑。结句落到对比句式,以“升平乐”反衬“行路难”将情绪拉伸,镜头最终随着行者的脚步伸展到无穷。
小词形式考究合律工巧,不足之处在少了些新意,物象意象以及由此生发的感叹都落于前人的经验窠臼,从积极方面看,借助前人意象有利于表情达意,如“爆竹”“鸣钟”在字面后面有深厚的底蕴,但是也将所思所感流于表面,且爆竹于今不是元旦实写失于牵强。结句从画面看虽是开放式的以兴收尾,但是将缺憾限制在“游人”一类,倒影响了“谁怜天下少团圆”的大气和开度。
2932
白云
醉卧寒郊不胜奇,冰封大地独青枝。冷侵秀骨催蕾绽,风艳柔唇吮雪滋。
清气满,月魂痴,暗香浓淡自成诗。孤标逸韵谁钦慕?
梦也乱弹:起句实则是一个感叹,由人而叹梅,“醉卧寒郊”人力不胜,由此联想到梅的神奇,耐寒而不畏寒,品格自现。下句“冰封大地独青枝”将场面展开,一片开阔的北国冬天景色,肃杀寒气笼罩着大地,只有一枝梅花给这片肃杀带来些许春气,这是直写梅之骨力暗示梅的报春。下面对句写梅的“傲”和“奇”,与其他花相反,被“冷侵秀骨”后梅非但不凋反而绽放新蕾,寒风不是肃杀而是滋润得“柔唇”愈艳。这两句以与通常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反衬梅的特色,骨力俊奇。
三字对句转折开来,写对梅的抽象观感,其中含有递进的层次,“清气”是冷傲生发的神韵,这神韵令“月魂”痴迷,而月魂的清奇已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定式,月华也是澄澈清明的象征,以此强调梅的高洁品格如月之芳华。而“暗香”句则渲染梅的艳色恰到好处,以“诗”状其浓淡分寸令人信服,这里也隐含着对梅的矜持淡泊不与时俗潮流争色的特色。结句说梅的品格风骨令春神动情十分生动。
首句“胜”出律,对句“冷”与“风”、“清”与“月”疑似失对,“孤标逸韵”与“暗香”句意略有重复之嫌,是为此词之不足。
2933
山杏
芳径轻风别绪留,枝花桂影染山幽。当头月色高空净,书卷诗波连翠秋。
阡陌竹,碧清流,星光零散我追游。青梅几度金湖畔,泪洗胭脂瘐画楼。
梦也乱弹:起句点题,明言别绪,轻风桂影,牵出环境特色,月在中天喻夜半,读书作诗涉秋声,夜半与桂影相衬托,见出夜静。下片竹林阡陌,溪流澄碧,人在夜色星光里逡巡,不着思念之情,只写孤独之意,结句青梅方引出思念的对象,是儿时的伙伴,青梅竹马的发小,胭脂句给清、绿的背景色点上新红,构成一幅浓淡相得错落有致的风景图,思念的泪痕点缀在月朗星繁的背景上别有一番情致。
不足之处,“别绪”与全词意境相比略显直白,“枝花”和“染山幽”的说法有些牵强,上片结句和下片起句的对仗欠工,“我”字限制了意境的开放,不如“任”字旷远,追游的对象“我”也自在其中,此为个见,待推敲。
2934
hui全
次贷阴魔卷怪风,经危海啸宇寰惊。哀鸿跪地求神鬼,恶贾偷天换月星。
哭断泪,咒绝情,操盘噬血众难平!擒来祸首千鞭棒,万斗浑金慰众生。
梦也乱弹:标以新韵,平仄合律对仗工稳。以小令写时文颇有新意,但是如履薄冰不易讨好,hui全此词算得佳作。起句大气,“怪风”“海啸”势如破竹,然不伤小令跃动轻灵的节奏感,十分难得,“惊”字点出金融危机的巨大伤害给人造成的心理危机,十分形象生动。对句借用“哀鸿”展示金融风暴席卷过处片甲不留的惨状,“求神鬼”更见形象,“偷天换月”状经危罪魁的伎俩手段也十分准确形象。下片起句的三字句继续渲染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对人的伤害,“噬血”句极言愤慨,结句表达不平之鸣,要将祸首千刀万剐方可平复民愤。
不足之处,个人以为下片整体气氛不如上片,三字句的内容与上片对句有重复之嫌,“噬血”等用字情绪化过重,有伤小令风骨韵致,此与hui全共勉之。
2935
沙歌
雾蚀梅葩香暗消,西风影里笛声遥。天时有意怜幽草,地序何曾恤旧条。
休独黯、且相邀。金樽已满曲新调。飘零夜雨枝前舞,为引新红着绿梢。
梦也乱弹:平仄合律对仗工巧,起句“蚀”字十分形象,道尽了“香暗消”的过程,说“雾蚀”乍看牵强,细品之下却余味无穷,而“雾”与“暗消”相映成辉,给画面着上淡色,于是牵出下句的“西风影里”一说,而“笛声”在“雾”色中飘来,本就有种遥远的感受,再凭西风干扰梅影离合,“遥”的印象更加深刻,画面上引进了声音,但这声音也是淡淡的。对句化用李商隐诗典,形成对比,强调“地序”的无情,强化造化的残酷。下片三字起句无论从以上还是从形式上对仗都极为工巧,且上下两句有递进之意,与下面“金樽”句形成流水之势,一路轻灵流畅自如。结句引出春雨,不说春雨对残梅的摧折,却说春雨是来催发新枝的,一个“着”字十分完美,把这个代谢过程用诗意的文字点缀出来,十分惬意。
挑剔点说,“金樽”句离开梅韵稍远,拟人化程度过强,有伤风韵,多少牵累了全诗的优美韵致。
2936
山高为峰
春水一江舟自横,渔樵孤钓墨鸦鸣,远山含绿施青黛,飞雁惊行因猎弓。
观美景,寄闲情,人生悲喜亦从容。花开花谢春依旧,只恨无为白发浓。
梦也乱弹:此词合律,对仗工稳。起句落笔春江之上,绿水新湾,小舟一叶,所谓新湾并不在起句中,而是二句的“孤钓”得来,既是孤钓,那么这幅春江当是静谧空灵的景色,“渔樵”借来指代独行隐士的风貌心境,与周围的静景相和谐,而在这一片静景中,偶或还有几声黑鸦的鼓噪声,鸦鸣的声音不是使这里显得活跃,而是趋于更静,强调没有生气的气氛。对句切入远山,隐青含碧,一片幽深,直接引出“飞雁惊行”,静谧的画面勾出一道伤痕,带出“惊行”的原因是“猎弓”,除了渔樵的静还有远处猎人的身影。下片起句抒发悠游闲适的心情,“人生悲喜亦从容”是此词的题眼,也是词人情绪的根源,结句聊叹花无长艳而春色依然的感慨,回归到碌碌无为白发生的惋恨。从景入情过渡自然,节奏和缓与内容协调,不足在于此处写景渔樵联用略显牵强,春江上有渔者未必有樵夫,虽是强调隐士情怀但与景难合,另外个人觉得“因猎弓”破坏了画面的美感,不过若是词人有意为之想要构成冲突就另当别论了,此外,腰部三字对句有些直白,结句新意也嫌不足。
2937
春江水
滚滚黄河入海难,萋萋芳草化尘烟。扬帆两岸猿声绝,采菊东篱不见山。
春雨苦,夏风酸,飞沙毒雾锁蓝天。子孙水缺粮源少,我辈如何对祖先?
梦也乱弹:以小令尤其是鹧鸪天作警世之言相对较难,作者却顺手拈来写得有声有色。词合律对仗基本工整。起句写河上之景,“滚滚”本是黄河气势,无甚出奇,但此处着一“难”字极言污染之浊重让黄河不堪,开门见山地点题,将黄河污染问题放在首位,次句移至两岸,一望千里的萋萋芳草转眼已成劫灰,被垃圾污物滞涩阻塞的黄河和岸上尘灰弥漫的气氛构成一幅令人心痛的画面。对句用两个惯常的意象概括黄河的今非昔比:“猿声绝”和“采菊东篱不见山”,前者痛心自古栖息在这里的生物灭绝了,放舟两岸一片死寂了无生气,次言闲适清净的生活也毁掉了,借代笔法含蓄传神概括力强,非必是实写。下片起句写空气污染程度,酸风苦雨,笼罩毒雾,中华摇篮母亲河成了危害生命的所在,自然引出结句的结论:如此破坏生态环境,如何面对祖先面对来者?气氛贯通过渡自然有一气呵成之流势,虽言警世却不失韵致,语言平实浅白而不失雅致,两对句尤其可观,不足之处“两岸”与“东篱”相对略显牵强。
2938
轻风山庄
廿万婴儿何罪由?无辜结石怪奶牛?民生若恤当封相,监管无方偏列侯。
情切切,恨悠悠。文华便死亦难休。愿闻战国庄辛事,无使家中父母愁。
梦也乱弹:这也是一首写时评的小词,就毒奶粉事件生发感慨,抨击时弊势利。起句即以设问开始,痛心疾首于二十万受害婴儿的无辜罹难,次句稍转,又将奶牛与结石一并排除,厘清毒奶粉事件的主要责任者的同时,也一笔画出这个事件始末主要责任者互相推诿闪展腾挪的心机简练直接。下面两个对句感叹社会流弊造成的恶果,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下片伊始直接表达作者的激烈情绪,此恨绵绵,并不会随着主要责任人田文华的服刑而平息,对田文华的轻判十分不满。结句借用战国时楚国庄辛说襄王事,委婉地表达了对时局和执事者的不满情绪。小词基本合律,气脉贯通,不足之处在于情绪抒发显露,韵致不足,语言平实但失于直白,结句二句的逻辑关联有些牵强。“奶”字出律,“若恤”与“无方”对仗也欠工稳。
2939
梅哥
晓浸春寒动柳风,行人稀少路匆匆。偶闻爆竹惊衢静,小酌花雕忘盏空。
年已过,味何浓?朝朝键上指尖功,对门相见谁人识,旧舍新楼岁不同。
梦也乱弹:合律工稳。起句两个动词“浸”和“动”给“风”和“晓”增添了动感和色彩,说的其实还是柳带寒色晓入风声,二句切入街景,“行人稀少”是过节的特色,而“路匆匆”则更见萧条,这个特写营造出一种落寞气氛。下面对句继续深化这种落寞,“偶”字强调稀少,渲染静的气氛,“忘”字强调消沉,抒发孤独空虚的心绪,笔法老道,不落俗套。下片三字句设问,转入感慨,叹过年的萧索,叹人情的淡薄,“对门”句生动准确,结句更是直击本质,可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用浅白直接的方式表达复杂深刻的感受的能力。个人以为,“行人稀少路匆匆”略有牵强显露之感,对于气氛的营造有些斧凿痕迹。(推荐)
2940
侪石
雪冷霜寒度若烟,诗肠又遣到春边。梅香欲吐千珠玉,柳色纤调万缕弦。
寻胜境,访青山,一行归雁过长天。东风不管愁烦事,只伴儿童放纸鸢。
梦也乱弹:起句“冷”“寒”点出早春特色,“雪”“霜”又与梅香勾连,落于“烟”字上,这一系列的感受印象又构筑了如诗如画的环境气氛,所以带出下句。“春边”读来轻灵生动,“遣”字说自己的诗心被春色牵动,变主动为被动,更增添了春的魅力。说“梅”不说花而言香,“柳”不看枝而看色,有别样风情,且于自然状态中又加进了人的主观感受,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过片的“一行归雁”句形成伸展态势,将上片的情绪气氛延伸开去直入云天,诗情春气梅香柳色所造成的美感也延伸开来,落回结句,结句俏皮生动,说此际春之最明显的特色“东风”却自顾自地陪着孩子玩耍。看似画面拓开一笔,但是“东风”与“纸鸢”在方向上却与“一行归雁”相协调,构成了画面上和谐的动感。此词合律,气氛贯通且轻松灵动,“归雁”“儿童”等意象也颇生动欢快。但是“欲”与“纤”相对稍欠工稳,此外,“度”“诗肠”等词显得有些生硬,过片的三字对句也少了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