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也无声
梦也无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64
  • 关注人气:8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十九期新浪博客诗词笔会作品五集点评(词)

(2009-03-04 09:02:52)
标签:

新浪诗词

笔会

作品点评

起句

下片

对句

鹧鸪天

马如照

渭城

文化

分类: 新浪笔会

第二十九期新浪博客诗词笔会作品五集点评(词)

 

点评者:梦也无声

 

 

受本期主持人奶奶泡的茶先生委托,对二十九期笔会四集词作品进行点评,深感点评不同于鉴赏,鉴赏作品的最终选择权在鉴赏者手中,对于有明显失当或不合鉴赏者口味的作品可以不选不赏,不必吹毛求疵指出不足,因此可以避免由于主观倾向性而对作品误评误判的情况发生,但是作一个点评者,由于要点评的作品不容选择,要绝对的避免主观倾向性就比较难些,我会尽力而为,若有不当失衡之处,聊作朋友茶余饭后一笑之资。

 

 

2941 一起走过 鹧鸪天 

一画开天岭壑深,羲娲故里晚风薰。上元花绽红千树,河汉星明映早暾。 龙凤地,渭城人,彩灯也盼好年分。虎狮腾舞家家乐,雨润田畴度暖春。

 

梦也乱弹:此词平仄合律,从词中可见是写上元灯节的,不从热闹写起,而是大处落笔,起句“一画开天”写横势,正如盘古开天,不同的是,盘古是用石斧用膂力开天,而眼下的渭城人则是“一画开天”,这里“画”有两重意义,一是描述开天的动作,使画面更有动感,二是描述开天的工具,一画开天与一斧开天之差异正见证了人类进化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岭壑深”则写环境的纵势,“深”字将画面的开度随着人的想象阔到极致。这开天辟地的一笔也埋伏了一个疑问,二句交代地点,间接回答上句的伏笔,是伏羲和女娲的故乡,两句形成一问一答之势,显得灵活生动错落有致。对句点出上元时节,花树满城,河汉之地,彻夜灯明。这里“红”字点染情绪,“映”字渲染气氛,看似写景,其实写情。下片三字句看似质朴,却带着渭城人“龙凤”天然的自豪感,令人眼红,下句由“彩灯”直接引出“好年份”,没有过渡没有铺垫,却生动自然,而“盼”字在此处将彩灯花树的奢侈热闹与祈福求天的民俗传统相关联,给人古朴自然的舒畅,瞬间远离现代文明毁掉的人心庆典的底色而升腾出回归天然的本心。结句是一个传统的祈福仪式和贺词一般的祝愿与期望。全词气势贯通节奏欢快,语言质朴却表现力强,不足之处在于,与上下两片的起句相比,对句描写上元热闹,结句祈福祝愿显得新意不足。

 

2942 阶前夜色 鹧鹕天.上元夜山村
皎月团团上岭东,回眸鸟瞰九州同。长廊曲巷张七彩,老峪新村亮五重。 栽火树,暖天宫,马龙车水闹灯笼。相逢不问何来客,扯住文殊*劝酒盅。

【注】文殊:民间传说元宵节是文殊菩萨出家的日子.

 

梦也乱弹:小词写上元灯会的山村景色,起句不言状态,一个“上”字带出一个过程,仿佛看到一团圆月渐渐爬上东山的动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下句将人的主观融入月光,是月光“回眸”,从小山村“鸟瞰”神州看到普天同庆的场面,对句回到小村夜景,从大处概括上元夜的欢腾热烈。“长廊曲巷”状小村的古朴特色,“张七彩”“亮五重”铺张热闹场面渲染气氛。下片三字句及“马龙”句特写灯会的场面,结句生动,写出了小村人的热情好客和豪爽亲切。

起句和结句很有特色,中间部分稍欠新意,“马龙车水”显得牵强拗口,放在腰句尤其显眼,个人理解,鹧鸪天此句最需灵动流畅,方能牵动全词风韵。另:“七”为入声,此处出律。

 

 

2943 骨头无刺 鹧鸪天.江山犹认

料峭春生一缕阳,不经意处几经装。江山犹认那回事,社稷何须这的长。 从汉晋,到隋唐,马如照见刹如缰。千年忽忽悠悠过,多少惊魂勒醉乡。

 

梦也乱弹:很有特色的一首小词,题目江山犹认耐人寻味却也求之不得,议论占了先机。起句看似平常之景,春寒料峭时节的一缕阳光,本是让人温暖让人轻松的一种慰藉,下句忽起波澜,“不经意处几经装”,是说春阳还是说人事,不得确知,概是说冬去春来四季流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于天的“不经意处”,人实在是过分地装腔作势远离自然之理。对句强调这层意思,“江山”代指自然,“社稷”暗喻人事,“江山”质朴,“社稷”荒唐,这一纵一横之间,似有无限深意。下片意欲深化主题且具体论述上片提出的观点。三字句翻开历史,回顾人类走过的足迹,而“马如照见刹如缰”着实难测,不解具体所指,结句转入主观,感叹历史的巨轮碾碎了所有的沉渣,也带走了所有的辉煌,透过历史的镜头,看到的尽是哭泣惊惧并颤抖着的灵魂,最后落回一生一醉的结论,有替古人惋惜的意思,也有洒脱自认的警示。有如王梵志一般的冷峻清醒,参透历史玄机和人生要义的放达自信,又不像王梵志那般古典的郑重沧桑,有几分现代人的玩世不恭。以口语入词,能不伤韵致十分难得。平仄合律对仗工稳。不过“这的长”非今非古,放在词中略显牵强,或为方言不得而知。个人感觉“马如照见”句晦涩难解,不知作者深意,梦也惭愧!

 

 

2945 龙笔山人 鹧鸪天.抛砖引玉赠笔会群贤(次韵奶茶)
子丑相亲合土轻,元宵过后寄新声。吟诗可发胸中志,饮酒能忘身后名。
防老态,诉衷情。体康岂是母生成?心中无畏方称健,携手流年通运亨。

 

梦也乱弹:起句颇有意思,从子丑交接的零九元旦开始说起,按照农历算,零九年是己丑年,“合土”概指己年合土,是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中的说法。“轻”在这里给人一种和谐顺畅的感受,与下句联系起来,极言牛年伊始一个时间过程里的祥和气氛。对句抒发诗酒风流人生幸事的情绪。下片起句极言好心情好心态才是健康的资源,健康与否与天赋无关的感悟。尾句强调“无畏”,勇气和力量是身心健康的基本支撑,有了勇气面对现实的一切,光阴流转就自然流畅,人际关系也顺畅协调,这样的人生才是理想惬意通达顺利的人生。小词热情豪迈,欢快和谐,洋溢着乐观豁达的情绪,很有感染力。平仄合律对仗工稳,但对句缺乏新意,全词的整体结构失于平直,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少了些跌宕起伏的韵致,是为不足。

 

2946 愚人之见 鹧鸪天.春日
昨夜东风送暖潮,嫩黄初染柳丝绦。寒虫出洞生机现,衰草回芽冷意消。
云淡淡,日骄骄,耕牛缓步水中摇。农人挥汗催春景,盼得丰年百事调。

 

梦也乱弹:此词平仄合律对仗工巧。起句“昨夜东风”颇有意趣,本来春日暖潮是渐生渐长非一日之功,但此处言一夜之间东风送暖,强调的是天气变数,渲染的是意外的惊喜,这样看似平平常常的春风送暖,在词人笔下就有了几分灵气着上了主观色彩。下句描述春景,“染”字点染环境气氛,强调动感。对句着意渲染春天的生机,选取一年生的衰草和蛰伏的寒虫这两个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将它们再生的过程展示出来,春机也就生动活跃起来,而一现一消之间,道尽了生与死的轮回,且从感受上,“生机现”与“冷意消”带给人的也是愉快乐观的享受。下片描述云日,仿佛将云日两现象变成镜头的取景框,再从取景框里摄进“耕牛”在水田里悠闲自得的逍遥满足,把辛苦的劳作变成了一种快乐自适的愉悦感受,委婉地传达了农人的情绪。结句自然过渡到农人劳动的场面,一片热闹欢欣的丰收气象,虽然付出辛苦的劳动,但得百事顺遂,就可欣慰自足的朴质的幸福感。全词洋溢着惊喜快慰的情绪,节奏灵动,气氛活跃,词人善于抓住典型形象和场面描写田园风光渲染欢乐气氛,画面清新饶有情趣。挑剔地看,用“柳丝绦”写春景虽清新韵致却也落了前人窠臼,未出新意。(推荐

 

2947 宁静 鹧鸪天.人工降雨有感

不怕天公降旱灾,干冰遍洒扫阴霾。薄云百万凭风聚,沃野三千任尔栽。
歌暗唱,韵轻裁,天街小雨又赊来。入杯当酒人吟醉。喜看春波闹九垓。

【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梦也乱弹:这首小令写人工降雨的好处,表达了“人定胜天”之后的欢欣和得意之情,写得率真轻灵,很有感染力。全词平仄合律对仗工稳。起句“不怕”洋溢着自得自负的情绪,像一个与父辈斗法小胜的孩子那般的顽皮促狭,“干冰”句解说“不怕”的措施和这一措施带来的最直观的好处“扫阴霾”,人类靠自己的力量使空气变得干净如洗。对句得意于人工降雨的巨大力量,虽是“薄云”我们能御风而“聚”,“沃野”千里再不用靠天等雨,解决了几千年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那种欣慰和自豪不言而喻。“任”字表达了这种挣脱了枷锁束缚的解放感。下片三字句描述欢乐情绪的具体表现,“赊”字十分生动形象,不经意间点出了人工降雨的实质,不是制造雨水而是提前赊来,一个字道尽了现代科技的本色。结句落到“喜”上,点回主题,气氛没有挥洒的余地了,整体感觉下片不如上片内容丰富,从情绪上似也没有体现出递进的层次感,细品之下于灵动欢快的节奏下仍能看到情感表达的不尽人意的平直,是为不足之处吧。

 

 

2948 山中荷比特愣头青 鹧鸪天.元宵聚
倒灌银河入夜城,云烟拽响闹宵灯。临窗畅饮三巡酒,聚友欣听春落声。
同望远,荡心旌,飘然欲摘焰飞星。无人此刻真成醉,满志踌躇待月明。

 

梦也乱弹:此词写元宵灯会的欢乐气氛,起句“倒灌”十分醒目,银河从天而至,倒灌入城市的夜景,形成了不夜城的美丽风景,闹元宵的花灯火树仿佛是银河落地的杰作了。让人想起“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宏大气势和想象力,而倒灌体现得更多的是巧妙地思路。“拽响”也是异曲同工体现生动活跃的热烈气氛。场面之后,对句直接写人的活动,“畅饮”“欣听”都是这种欢乐情绪的外在表现,“听”字乍看之下不如“闻”顺畅,但是这种突兀感受反而强调了动作的节奏,给句子增添了动感,“春落”用眼睛来看已是如此生动,转眼之间繁花似锦柳色清新都可以说成春落的结果,用一个“声”字更体现了自然兴衰的神秘魅力。下片起势写内心活动,被春落搅扰的心旌摇荡飘飘欲仙,联系前面的“畅饮三巡”,可见要摘飞星的愿望原属醉后失态,但结句一转,却又说没人真为酒醉,只是欣喜得意待月生辉,几起几伏后又生波澜,令小词灵动活泼跌宕生姿。平仄合律语言生动,豁达快乐的情绪贯穿始终,不足处在于对句“三巡酒”对“春落声”欠工,三字句未成对,“焰飞星”的说法有待斟酌。

 

2949 开峻 鹧鸪天.早春
几树青枝滴露华,疏阴渐密晓窗遮。曲堤杨柳新开眼,平野农桑已破芽。
披锦缎,著红纱,春风一路嫁谁家?深闺应妒东君女,夹道迎亲喇叭花。

 

梦也乱弹:小词写早春气象,选取独特视角,将嫁娶场面与新春气象融于一体,清新喜庆十分热闹欢快。起句“青枝”既是早春特色,也是新娘风采,“滴露华”更是写尽万物始发的新鲜靓丽。“渐密”有“沿街一树粉梨花”的气氛,“遮”渲染情趣,如初春如初嫁。对句稍转,放眼望去,远处杨柳岸上深浅浓淡错落有致,田野里禾苗出芽,“开”“破”富有生气,且带着动感。下片镜头落在新嫁娘头上,“红纱”“锦缎”强调了雍容华贵的姿色和欢乐喜庆的气氛,“春风”句更把新娘的得意和满足描绘的淋漓尽致,此句伸展飘逸,将感受延伸余味久远。结句暗用乐府《罗敷》手法,从深闺待嫁女的角度渲染衬托新嫁娘的幸福安乐,最后一个长镜头跟踪迎亲队伍,随着喇叭声一路伴随着新嫁娘的欢乐之旅,“花”字落结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平仄合律对仗工稳,节奏轻松语言富于生趣,“春风”句尤为增色,挑剔看来,不足处在对句选景“曲堤杨柳”“平野农桑”有欠新意落于俗套。

 

2950 清风明月诗词博客 鹧鸪天.那年秋意

一介浮身不自由,蹉跎日月又逢秋。卧听屋外三更雨,起看窗前百丈楼。 心致远,意难收,而今发白少年头。几多往事浑如梦,醒后方知不可留。

梦也乱弹:这是一首感怀词,题目标明那年秋意,当是回忆彼时彼地的落寞感受。起句“一介浮身”道尽人海飘零的辛苦感叹轻如鸿毛的生命,“不自由”更是雪上加霜,浮沉无着而不自由的感受正是人生难以解脱的倒悬。二句直抒感时悲秋的落寞心绪。对句渲染气氛烘托伤感,“雨”的缠绵“楼”的阻隔,都是情绪恶劣的暗礁。下片描写主观感受,早年期许与白发现实的差距让落寞悲秋的心更加难以释然。用“发白”比白发更突出被动感无奈感,且让句子产生起伏。结句强作通达之语,有意挥去不快,更添伤痛,加深感慨。全词平仄合律,对仗工巧,气氛沉郁沧桑,节奏滞重又不失跌宕起伏。“浮身”稍显拗口,结句“不可留”主观倾向明显,将余韵锁住不能生发,有待斟酌,感觉不如“去不留”更有开放性,个人见解与清风朋友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