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诗经》之二《童年的创作》

(2007-10-26 10:34:37)
标签:

文学/原创

表情达意

朝夕相处

神奇的再生

苟且偷生

仁慈厚爱

坚韧意志

不量力

物我两忘

分类: 国学普及
 

童年的创作

 

    时光像眼前的黄河一样匆匆流走,不舍昼夜。人们虽然学会了简单的表情达意,但是,距真正的文明世界还有难以估量的一段距离,他们依然还在半明不白的混沌中艰难地生存,在原始愚昧的黑暗中紧张地摸索,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动物人类界限不明,日月星辰、山川风物都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在我们祖先的观念中,洪水猛兽、天崩地裂,一切一切的自然现象和灾害,仿佛都有一双双看不见的神秘的手在主宰,这些主宰者具有人一样的秉性,但智慧与能力都是人类所不能比拟的,他们生活在人们的周围,与他们朝夕相处,无处不在。

 

    据现今所获得的一些资料,我们相信在人类繁衍之初,曾有过一次世界性的洪水灾难,在那次灭顶之灾中,我们人类得以存活,继续繁衍生息,的确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奇迹。在流传下来的著名神话《女娲补天》中,祖先们为我们描述了他们在那场全球的毁灭、世界的再创中那神奇的再生。

 

    神话的开篇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灾难图景:天盖碎裂、大地缺损,雨水从破漏的天空向下界倾泻,地下的岩浆也冒着滚滚的热气疯狂喷涌,点燃了无边无际的森林,一时间,天塌地裂,山陵崩摧,衣不蔽体的人们惊慌失措、无处藏身,只有在这亘古未见的灭顶之灾中瑟瑟发抖,在疯狂的野兽猛禽的捕食中苟且偷生。

 

    就在这人类濒于毁灭的万分危急的时刻,我们中华民族那位经天营地、创始人类的英雄母亲——女娲出现了,她要拯救她的儿女。她首先炼出五色石补上了破漏的天空,又用巨鳌的腿撑起了即将坍塌的天柱,以灰石堵住了泛滥恣肆的洪水,使我们的祖先熬过了这场惊天动地的毁灭性灾难。

 

    这个神话带着独特的民族色彩,在这场世界性的天灾中,我们既没有希腊人的“诺亚方舟”,也没有印第安人的“巨人神龟”,我们只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教人们坐在方舟神龟上等待洪水的退潮,而是运用自己的力量,就地取材,与天奋斗,与地拚搏,堵住了洪水,降服了猛兽。我们的神没有宙斯那样运筹帷幄挥洒自如的无边无际的法力,因此也没有宙斯那样的轻慢倨傲和高不可及,她有人的秉性,有人的智谋,甚至表现出人类母亲的仁慈厚爱。这样的传说在先人的口中代代相传,心火相续,既反映了他们强烈的愿望,也给了他们与天灾人祸进行斗争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中,还产生了一系列的英雄神话,创造出了许多将自然力与人格特征融于一体的英雄神。反映了人在自然的压力与挑战面前,渴望追逐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与自然力一较短长的坚韧意志。

 

    著名的《夸父逐日》就描绘了一个不自量力、“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英雄神的故事。夸父生长在极北端的大荒之中的巨人族中,两耳和两手上各挂着黄蛇,自信到近于狂妄。当时太阳有羲和作驭手,六条巨龙替他拉车,在神族中跑得最快。有一天,夸父突发奇想,要靠自己的脚力去追赶太阳。消息一经传出,人们纷纷助威,夸父更是得意不已。他历经万难,九死一生,整整跑了一天,总算功德圆满,在日落的禺谷追上了太阳,进入到太阳的光环中。那里的温度实在太高了,夸父被烤得焦渴难耐,他一口喝干了黄河和渭河,还是饥渴难熬,于是,他向北出发继续寻找大泽。在途中,终于体力不支,倒在地上。在弥留之际,他拚尽最后一丝气力,将手杖远远地抛了出去,这是他能做的最后一点儿事情了,也许他还期待着什么,但此刻,他对一切都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为了追赶太阳的脚步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他只剩下了对奇迹的渴望,这最后一刻抛出的手杖,就凝聚了他的所有的梦想。谁也不曾料到,奇迹竟真的出现了,在他手杖的散落处,幻化出了一片神奇的桃林。

 

 

    也许以智者的眼光来看,夸父逐日的行为显得很愚蠢,尽管他追上了太阳的脚步,却无法阻止太阳西下,他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化为乌有,一片神奇的桃林就是对他最好的酬报。或许,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不量力”地与自然、与神力的奋争中走向未来的吧。

 

     据流传的神话和传说看,早在孔夫子出现之前,“明知不可而为之”就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撑,在《精卫填海》和《刑天》、以及稍后一些的《愚公移山》传说中,更是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奋争的过程。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人定胜天”不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它也是无数奇迹的创造者们的亘古不变的坚定信念。

这些远古的神话,不仅再现了我们先人的生活之一斑,而且,他们加诸于神灵的无尽想象也正反映了他们的愿望乃至追求,这些观念正是我们五千年辉煌文明形成的基础。尤其是它那大胆奇幻的夸张、五彩斑斓的想象,物我两忘、人神不分的神奇境界更是直接构成了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