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塞内加尔美女与马里帅哥

(2007-01-05 04:35:53)
分类: 杂著及其他

 塞内加尔美女与马里帅哥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口碑,在非洲同样有公认盛产美女和帅哥的地方:塞内加尔是黑非洲出了名的美人窝,而它的邻国马里则以盛产英俊汉子著称。

要说塞内加尔是美人窝那可半点不假,在它首都达喀尔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明眸皓齿、腰肢纤细,长腿翘臀的“标准型”非洲美人,她们步履轻盈,举止大方,声音甜美,笑容迷人,让许多人看了不由心生爱怜之意。更难得的是,塞内加尔美女和其它许多非洲国家美女不同,她们不但梳非洲发型、跳非洲舞、穿非洲民族服装时别具异域风情,就算穿上时尚服装,和着欧美流行音乐节拍轻轻扭动腰肢,也同样显得楚楚动人,甚至有些年轻女学生不施粉黛,仅着一件普普通通的套头广告T恤,也会让看见她们的人眼睛不由地一亮。

马里盛产帅哥俊男也是半点儿不假。马里是全世界男性平均身材最高的国家,不论是在巴马科、塞古这样的都市,还是尼日尔内三角的渔村或中部草原上的游牧部族,随处可见身高达190甚至两米以上、而且身材匀称健美的男子;他们不但身材棒,面孔也迥异于其他地方的黑人,他们的脸轮廓鲜明不说,许多还长有黑人中极其罕见的又高又尖的漂亮鼻子。身高、体健,力气当然大,马里大力士的名头响彻整个黑非洲,更难得的是他们虽然劲道十足却并不粗暴,虽然许多农村马里男人还有佩刀的习俗,但他们生性平和,不好争斗,即使和人冲突也会尽量避免动手。

个别帅哥美女也许是碰巧,但一个地方若帅哥成队美女成群,自有其得天独厚的奥妙。

塞内加尔地处西非热带雨林和草原的北缘,既不像内陆国家那样干燥炎热,又不像南边的几内亚湾各国那般过于湿闷,对女孩子的皮肤甚为受用;西非原本盛产热带水果,但塞内加尔的水果更出类拔萃,尤其是又大又甜又汁多味美的芒果跟木瓜,更是养颜的极品;她们的饮食以大米和鱼类、水果为主,较少脂肪和淀粉,这也避免了她们像以木薯、玉米为主食的邻国女孩子那样,年轻时娉娉婷婷,甫作人妇便身材走板。不但如此,这个国家和宗主国法国的关系远比其它非洲国家密切而稳定,自建国以来没出过什么乱子,其开国总统甚至当过法国政府的部长,国内教育普及程度虽一般,但法国文化的影响却极普遍,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这里的女孩子比起其他地方的黑人美女,就更平添了一丝特别的气质,也正因如此,塞内加尔的美女更多出自达喀尔、圣路易等大城市,而不像有些非洲国家那样出自乡村。

马里汉子的俊朗同样大有来头。这个内陆国地处北非阿拉伯区和西非黑人区之间,历来是文化和种族交融的走廊,历史上有名的古马里王国开国君主就是个外来的白人,因此他们的血统便混杂有阿拉伯、柏柏尔等白人的血脉,其相貌自然融会各种族之长而别具一格,加上该国地处内陆渔牧区,严苛的生存环境优胜劣汰,使得只有最强壮的男子才能在漫长的族群竞争中生存、发展,久而久之,这里就铁汉成群,俊男成列了。不但如此,马里人的饮食结构比较合理,鱼、肉、奶、茶和谷物搭配适宜,使得马里男子体内的纤维素发达,而脂肪含量很少,形成匀称有型的健美身材。

这两个国家山水相邻,而且独立之初还曾尝试过建立联邦,至今关系也十分密切,马里国内唯一一条铁路就是通往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照理说俊男配美女,才子配佳人,应是合情合理的想法,但事实却不然:两国交情虽厚,通婚的现象却并不多,要知道非洲各国间通婚非常普遍,这种现象实在有些耐人寻味呢。

原来塞内加尔和法国关系实在密切,塞内加尔美女也因此有了更多在法国出头上镜的机会,当名模、做歌星、拍电影电视,一举轰动、名利双收的塞内加尔美女几十年来数不胜数,不但如此,她们的成功给后来者以无形的榜样和鼓励,一代又一代的塞内加尔美女都把选“塞内加尔小姐”、选“非洲小姐”、进入娱乐圈和时装界、去巴黎和欧洲其它时尚之都发展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马里的帅哥虽然又威猛又温和,毕竟是个比塞内加尔还穷的内陆国,而且风气相对保守,婚后的女人往往不得不关在家里相夫教子,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这对于见惯了大世面的塞内加尔美女而言,实在太不光明也太不浪漫了。当然马里帅哥们也自有想法:他们希望找的,是能干活的帮手,能顾家的贤妻良母,塞内加尔美女相貌虽好,却着实有些娇气,远不如娶个本国姑娘实在省心。

不过塞内加尔美女固然看不上马里俊男,看上他们的人却还是有的:如今资讯发达了,深处内陆的马里壮士们不仅仅在西非各国的苦力市场上成为抢手雇员,也日益被欧美各国的田径、篮球等项目的俱乐部所看重,成为小有名气的运动明星,不但如此,剽悍善战又懂得克制的他们还被誉为“最出色的黑人士兵”,屡屡被委以非洲维和重任,他们高大匀称的身躯和极富特色的高尖鼻子,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非洲各地危险的热点地区,成为全球各大媒体镜头争相捕捉的宠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