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逝者已矣仇未已

(2006-11-18 15:05:28)
分类: 杂著及其他

逝者已矣仇未已

 

作为万里之外的一名中国人,也许你已经忘却、甚或从未听说皮特维勒姆.博塔的名字;但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种族隔离苦难的南非黑人,“大鳄鱼博塔”是一个永不会被忘记的名字,一道永难弥合的伤痕:这个顽固强硬的白人领袖,这个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最典型代表,这个一手炮制“三院议会”、“黑人家园”、“紧急状态”等歧视、压制有色人种政策、制度,在国内疯狂镇压黑人抗议、反抗,甚至不惜远赴邻国境内追杀“非国大”人士的政客,这个一手促成无数惨案和葬礼、造成数以万计黑人被逮捕、虐待和杀害的“屠夫”,已成为许多南非黑人心目中种族隔离的代名词,一个永远逝去、不堪回首时代的化身。

如今他逝去了:20061031日,90岁的他因心脏病,死于他在南非西海角荒地村的家中。

逝者已矣,仇恨却未泯灭。1998年,他被指控参与十年前爆炸非洲教会理事会总部活动;死前不久,仍被“和平与和解委员会”调查并要求作证;在他死后,一些黑人群众在举办葬礼的教堂外示威,表示“决不原谅”。

生前的他对此毫不妥协:在总统任上,他长期拒绝改革及释放纳尔逊.曼德拉;卸任后,他不惜冒着“藐视法庭”的指责拒绝向“和平与和解委员会”作证;直到今年早些时候,他仍坚称自己不是种族主义者,“没有什么可道歉的。我永远不会乞求赦免,现在不会,明天不会,将来也不会”,斯事已迁,斯人已逝,但仇恨的根仍深埋在双方心田,难以净尽。

作为布尔人后裔,南非早已成为博塔这些荷裔、英裔白人“天赐的家园”,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土地归属感,以及对土地丧失的恐惧,成为南非白人种族隔离情结的温床。对于博塔而言,南非是他和他那些白人同胞的,谁也不能夺去,为达到此目标,他不惜对黑人痛下杀手,不惜在黑人政党间、部族间极尽挑拨之能事,不惜维持不得人心的新闻管制和紧急状态;同样为达到此目标,他不惜和英联邦分道扬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球一边倒的封锁、制裁、禁运面前寸步不退。恨往往源于爱,南非不同人种间的仇恨同样源于他们对土地、家园的热爱,但这种排他的热爱很快变成了对异己的仇恨,逝者已矣,仇恨却至今未已。

逝者已矣,仇恨却至今未已。今天的南非已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但黑白人种间隔膜的消失却非一日之功。一方面,黑人出于对当年隔离政策的痛恨,追究历史责任的呼声不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白人感到,自己在新的南非被边缘化,原本熟悉的家园变得越来越陌生。在这种人种猜疑的局面下,博塔时代繁荣富足的南非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陷入迷惘、停滞的尴尬处境。

非洲几十年的历史不断证明,后殖民时代黑人原住民和白人移民间的隔阂固然根深蒂固,但并非无法解决,解决顺利的国家,如肯尼亚,政局就稳定,经济就正常,反之如安哥拉等则会付出惨重代价。

虽然顽固坚持种族隔离政策,但在大势面前,博塔选择了顺势而为,为当年这一不得人心制度的结束做了一定有益工作。包括曼德拉在内许多黑人有识之士也认识到,“大鳄鱼”的凶残,更多是历史角色使命作祟,而不完全是他个人品质使然。南非的转型虽不算顺利,但终究没有更多的流血,在这一点上,曼德拉等黑人领袖功劳卓著,博塔同样不应被忘记。

博塔逝后,现任总统姆贝基不顾亲子在博塔时代失踪的私怨,亲自参加葬礼并给予博塔隆重礼遇。正如主持牧师在葬礼上所言,“或者你埋葬过去,或者由过去将你埋葬”,逝者已矣,仇恨犹未已,但为了双方共同的家园,仇恨必须消逝,而化解这百年仇怨的第一步只能宽容,对生者与死者的宽容,旧伤虽仍沉痛,但人们必须为明天的生存抬起头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