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喵喵西游记之七 君子有疾
到阿国至今没有生过什么病,大约是一件很走运的事情。
阿国的医学似乎并不昌明,尽管药店很多,多到可怕的地步,但药店里是照例没什么药的——反正我帮同事们买药是一次没有买全过,香水、卫生纸、洗发液、发胶之类倒是一应俱全,真不明白他们到底做的什么生意。
医院不多,但设备却不错,阿尔及尔城的穆斯塔发医院号称非洲最大的医院,设备全部从法国进口,医生也都受过国外一流院校的培训,照理来说应该能满足基本治疗需求才是。可去年南通三建一位普通胃出血病人在这里治疗后不久居然穿孔死亡,另一位阑尾炎病人开刀后居然化脓不止,跑去质问,答复是“我们这里开刀都要化化脓的”。另一位其他公司的工程师去做简单的白内障手术,结果摘除了整个眼球。
我们这里一位工程师便秘,去医院打了数针,又开了药吃,总不见效,拿药一看,居然是酵母片和维他命;东海县一位工人头部疼痛并经常昏倒,我陪同去医院,结果得到的处方是多喝开水少吃盐——回国后查出是脑瘤;有一次陪同一位病人去穆斯塔发看病,量一个小小的血压居然上了四个大夫,可量出的数据还都不一样。
这里看病费用全免,只有打针要交钱,买药凭处方自己去街上药店买。所以医生都特别不耐烦作CT或X光,更不愿做手术,却极其喜欢建议病人打针;反观国内,因为这些检查都要钱,没有毛病医生都会怂恿病人检查,两相比较,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这里也有中国医疗队,但由于医疗队安排由当地卫生部负责,所以分布很不合理,首都的穆斯塔发医院只有两个中医且设备医药都不全,并只允许每天9:00-11:30出诊,其它时间必须休息;而东部小城安纳巴和南部沙漠却分别安排了一个内外科齐全、设备完善的临时医院,真不知是要给谁看病。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经验,在这里,头疼脑热之类小病主要由上帝或安拉治疗,千万别去医院弄成大病——这里的神比医生勤快得多;扁桃体、阑尾炎、沙眼以上的大病都应立即回国治疗,免得为国际主义事业鞠躬尽瘁到最后一滴血。我们这里一位仁兄思乡心切,因为我们这些话,就天天盼着生病,可惜事之不如意,十常居六七,别人偶尔还感冒发烧,他却天天红光满面,连一点盼头都看不到。
喵喵西游记之八 果子熟了
地中海沿岸国家多盛产水果,阿国也自不例外。
这里春夏干燥,冬季却多雨水,秋风起时,原本干枯萧瑟的原野一片葱翠,蔚为壮观,倒是一种奇景。
盛产虽说是盛产,好吃的却没几种,橙子皮虽然厚些,味道却还不错;柑橘就差些了,个头大似乒乓球不说,多核而酸,吃得让人直掉眼泪。
苹果、梨子都有,但味道又苦又涩,简直不能下咽;还有一种很大的果子,色黄而淡,皮皱巴巴的如卷纸,不知叫什么名字,味道比上面两种还要糟。
究其原因,是当地人农艺不精,几乎不知嫁接为何物,育种选优,更无从谈起,品种退化严重,自然越来越难吃。
好吃的也有,比如香蕉,但是进口货,价格腾昂,当地香蕉树是极多的,有的当地朋友也大肆吹嘘国产香蕉远胜进口货,我们院子里就有一棵,居然结了一长串果子,可月复一月,总也不熟,好吃与否,自然也无从考证了。
当地的好水果也不是没有,最出名的当然是葡萄,该国葡萄享誉世界,所酿的红葡萄酒也闻名已久,可是当地禁酒,只许酿,不许喝,种葡萄的人也便少了很多。
撒哈拉大沙漠里的野生椰枣,含糖量高,味道据说也可吃得,可惜这玩意儿太爱招惹苍蝇,还总也洗不干净,于是至今仍不敢问津。
前几日在山边工地忙碌,结识了一位拥有两公顷庄园的老人,他正忙着把自己的土地全部种上杏子。我和他谈起杏子三年熟的掌故,他大为高兴,表示等三年后杏子熟了,一定第一个请我品尝。我很想尝尝,但想起遥遥的归期,却又不禁黯然摇头不语。
喵喵西游记之九 行有车
在阿尔及尔生活工作,没有车是很困难的。
这里也盛产石油,虽不如中东那样多,但油价却仍然很便宜。96号汽油价钱基本和国内93号相当,而柴油比起国内来更是便宜许多,加之从高速公路到大小桥梁,一律免费通行,年检开支几可忽略不计,停车费用也和国内自行车存车费一个档次,所以一般人家,养车大抵都不成什么问题。
养得起,还需买的起。该国除了一家卡车厂外别无汽车工业,但车辆进口关税也因此比国内低得多,故而车价并不算高,常见的家用车辆,如大宇、标致206、207之类,不过十万人民币以内,高档车如宝马等也不过30多万。
这里最划算的该属去二手市场买旧车,一辆七成新带牌照的六缸奔驰,最多20万人民币即可搞定,雷诺标致之类就更便宜了。
阿国有个有趣的规定,就是车辆没有年限报废的制度,所以这里几乎成了老爷车的天堂,从30年代的雪铁龙到50年代的雷诺4,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这里的牌照中包含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最古老的牌照,我发现有62年的,而这一年正是该国立国的年份。
车的种类五花八门,除了各色老爷车外,60、70年代的拉达、波罗乃兹,80年代的达契亚、菲亚特,和新旧不等的丰田、三菱、大宇、现代、雷诺、宝马、大众、奔驰、尼桑等,都挤在同一条路上,大抵上,欧洲品牌较多,大奔几成大路货,而日本高档车则奇货可居,我们办事处一辆六缸尼桑,据说全国仅有两辆而已。
这个国家红绿灯极少,即使有,也从来不亮,据说因为红绿灯是法国人搞的,痛恨法国人的当地革命人民在解放自己的同时也解放了车辆。不过解放久了,交通事故又成了大问题,只好设备不足人力补,于是阿国城乡大小道路上遍布荷枪实弹的交通警,手舞足蹈,蔚为壮观。
好在当地人性情平和,极其谦让,一般是快车让慢车,车辆让行人,这给交通管理减少了很多麻烦。当地司机技术十分精湛,在拥挤不堪的高速公路上开到160以上是家常便饭,让我们坐车的人不免胆战心惊。
阿尔及尔是山城,道路蜿蜒盘旋,加之该城没有方便的交通图(我们买了一份袖珍交通图,大小约相当于3张办公桌的面积),我们这些中国人只好依赖当地司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加上宗教原因,我们常常不得不眼巴巴地等待司机祈祷完毕再赶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自己开车,自然会方便得多。我们这里车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好歹也有4部。只可惜十几号人,真正能在这里勉强开车上路的只有主任自己,而这样级别的司机实在不是人人敢于调用的。我和另一位同事技术次之,大约是碰碰车的水平,蹭掉了几块油漆、经历几次惊险之后,便只敢老老实实,不敢乱说乱动了。
到阿国至今没有生过什么病,大约是一件很走运的事情。
阿国的医学似乎并不昌明,尽管药店很多,多到可怕的地步,但药店里是照例没什么药的——反正我帮同事们买药是一次没有买全过,香水、卫生纸、洗发液、发胶之类倒是一应俱全,真不明白他们到底做的什么生意。
医院不多,但设备却不错,阿尔及尔城的穆斯塔发医院号称非洲最大的医院,设备全部从法国进口,医生也都受过国外一流院校的培训,照理来说应该能满足基本治疗需求才是。可去年南通三建一位普通胃出血病人在这里治疗后不久居然穿孔死亡,另一位阑尾炎病人开刀后居然化脓不止,跑去质问,答复是“我们这里开刀都要化化脓的”。另一位其他公司的工程师去做简单的白内障手术,结果摘除了整个眼球。
我们这里一位工程师便秘,去医院打了数针,又开了药吃,总不见效,拿药一看,居然是酵母片和维他命;东海县一位工人头部疼痛并经常昏倒,我陪同去医院,结果得到的处方是多喝开水少吃盐——回国后查出是脑瘤;有一次陪同一位病人去穆斯塔发看病,量一个小小的血压居然上了四个大夫,可量出的数据还都不一样。
这里看病费用全免,只有打针要交钱,买药凭处方自己去街上药店买。所以医生都特别不耐烦作CT或X光,更不愿做手术,却极其喜欢建议病人打针;反观国内,因为这些检查都要钱,没有毛病医生都会怂恿病人检查,两相比较,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这里也有中国医疗队,但由于医疗队安排由当地卫生部负责,所以分布很不合理,首都的穆斯塔发医院只有两个中医且设备医药都不全,并只允许每天9:00-11:30出诊,其它时间必须休息;而东部小城安纳巴和南部沙漠却分别安排了一个内外科齐全、设备完善的临时医院,真不知是要给谁看病。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经验,在这里,头疼脑热之类小病主要由上帝或安拉治疗,千万别去医院弄成大病——这里的神比医生勤快得多;扁桃体、阑尾炎、沙眼以上的大病都应立即回国治疗,免得为国际主义事业鞠躬尽瘁到最后一滴血。我们这里一位仁兄思乡心切,因为我们这些话,就天天盼着生病,可惜事之不如意,十常居六七,别人偶尔还感冒发烧,他却天天红光满面,连一点盼头都看不到。
喵喵西游记之八 果子熟了
地中海沿岸国家多盛产水果,阿国也自不例外。
这里春夏干燥,冬季却多雨水,秋风起时,原本干枯萧瑟的原野一片葱翠,蔚为壮观,倒是一种奇景。
盛产虽说是盛产,好吃的却没几种,橙子皮虽然厚些,味道却还不错;柑橘就差些了,个头大似乒乓球不说,多核而酸,吃得让人直掉眼泪。
苹果、梨子都有,但味道又苦又涩,简直不能下咽;还有一种很大的果子,色黄而淡,皮皱巴巴的如卷纸,不知叫什么名字,味道比上面两种还要糟。
究其原因,是当地人农艺不精,几乎不知嫁接为何物,育种选优,更无从谈起,品种退化严重,自然越来越难吃。
好吃的也有,比如香蕉,但是进口货,价格腾昂,当地香蕉树是极多的,有的当地朋友也大肆吹嘘国产香蕉远胜进口货,我们院子里就有一棵,居然结了一长串果子,可月复一月,总也不熟,好吃与否,自然也无从考证了。
当地的好水果也不是没有,最出名的当然是葡萄,该国葡萄享誉世界,所酿的红葡萄酒也闻名已久,可是当地禁酒,只许酿,不许喝,种葡萄的人也便少了很多。
撒哈拉大沙漠里的野生椰枣,含糖量高,味道据说也可吃得,可惜这玩意儿太爱招惹苍蝇,还总也洗不干净,于是至今仍不敢问津。
前几日在山边工地忙碌,结识了一位拥有两公顷庄园的老人,他正忙着把自己的土地全部种上杏子。我和他谈起杏子三年熟的掌故,他大为高兴,表示等三年后杏子熟了,一定第一个请我品尝。我很想尝尝,但想起遥遥的归期,却又不禁黯然摇头不语。
喵喵西游记之九 行有车
在阿尔及尔生活工作,没有车是很困难的。
这里也盛产石油,虽不如中东那样多,但油价却仍然很便宜。96号汽油价钱基本和国内93号相当,而柴油比起国内来更是便宜许多,加之从高速公路到大小桥梁,一律免费通行,年检开支几可忽略不计,停车费用也和国内自行车存车费一个档次,所以一般人家,养车大抵都不成什么问题。
养得起,还需买的起。该国除了一家卡车厂外别无汽车工业,但车辆进口关税也因此比国内低得多,故而车价并不算高,常见的家用车辆,如大宇、标致206、207之类,不过十万人民币以内,高档车如宝马等也不过30多万。
这里最划算的该属去二手市场买旧车,一辆七成新带牌照的六缸奔驰,最多20万人民币即可搞定,雷诺标致之类就更便宜了。
阿国有个有趣的规定,就是车辆没有年限报废的制度,所以这里几乎成了老爷车的天堂,从30年代的雪铁龙到50年代的雷诺4,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这里的牌照中包含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最古老的牌照,我发现有62年的,而这一年正是该国立国的年份。
车的种类五花八门,除了各色老爷车外,60、70年代的拉达、波罗乃兹,80年代的达契亚、菲亚特,和新旧不等的丰田、三菱、大宇、现代、雷诺、宝马、大众、奔驰、尼桑等,都挤在同一条路上,大抵上,欧洲品牌较多,大奔几成大路货,而日本高档车则奇货可居,我们办事处一辆六缸尼桑,据说全国仅有两辆而已。
这个国家红绿灯极少,即使有,也从来不亮,据说因为红绿灯是法国人搞的,痛恨法国人的当地革命人民在解放自己的同时也解放了车辆。不过解放久了,交通事故又成了大问题,只好设备不足人力补,于是阿国城乡大小道路上遍布荷枪实弹的交通警,手舞足蹈,蔚为壮观。
好在当地人性情平和,极其谦让,一般是快车让慢车,车辆让行人,这给交通管理减少了很多麻烦。当地司机技术十分精湛,在拥挤不堪的高速公路上开到160以上是家常便饭,让我们坐车的人不免胆战心惊。
阿尔及尔是山城,道路蜿蜒盘旋,加之该城没有方便的交通图(我们买了一份袖珍交通图,大小约相当于3张办公桌的面积),我们这些中国人只好依赖当地司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加上宗教原因,我们常常不得不眼巴巴地等待司机祈祷完毕再赶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自己开车,自然会方便得多。我们这里车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好歹也有4部。只可惜十几号人,真正能在这里勉强开车上路的只有主任自己,而这样级别的司机实在不是人人敢于调用的。我和另一位同事技术次之,大约是碰碰车的水平,蹭掉了几块油漆、经历几次惊险之后,便只敢老老实实,不敢乱说乱动了。
前一篇:喵喵西游记阿尔及利亚篇1-3
后一篇:春风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