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国志之林李吉朱黄列传 上

(2006-03-01 02:55:45)
分类: 天国志
        天国志之林李吉朱黄列传

 

林凤翔,一作凤祥,广东揭阳人,或曰,广西桂平白沙人也。

少任侠,轻生死,睚眦必报,因事获罪有司,捕者未至,叔秀中赠资斧,命远遁,遂赴粤西,寄寓桂平白沙村。适冯云山倡拜上帝会,凤翔从而信之,以诚悫忠勇,渐蒙寄重。

庚戌八月,白沙会众李得胜耕牛为土人所夺,凤翔奋身夺回,土人纠众二百余来争,凤翔奖率同侪,以五十八人大破之。朝贵闻报,以事机未至,嘱以韬晦忍让,然自是凤翔威名大振,会众口耳相传,皆曰十人打胜一千,十余载后,干王供词,尚言及此。

金田起义,凤翔从军,遇战当先,辛开元年七月,太平军克永安州,封诸王,完制度,凤翔以功封御林侍卫。

凤翔隶前军,常从西王为前驱。壬子二年七月廿三日,西王督曾水源、凤翔及李开方出郴州,道永兴、安仁、攸县、茶陵、醴陵,间道取长沙,所向摧破,八月初八日,进至长沙城南十里之石马铺,溃清陕西援兵二千人,斩总兵福诚,副将尹培立,浏阳乡勇五百,哄然而散,清沅州协副将朱瀚守城南七里之金盆岭,闻之不战自溃,枪炮器械,尽为太平军所得。

西王乘胜督凤翔等进至城南,误天心阁为南门,失机未能抢入,遂据妙高峰、金鸡桥,发炮攻城,清军仓猝还击,流弹洞西王胸,凤翔等飞章郴州,告急于天王、东王,未几,西王伤重薨。

时清援师大集,城内一帮办、两巡抚、两提督,城外镇协道府以下数以十计,江忠源楚勇出南门,进据蔡公坟高地,凤翔等悉众来争,忠源以前队拒战,后队筑垒,营遂成,逼白沙井太平军大营,未己,邓绍良、瞿腾龙等俱至,连日出队相攻,凤翔等兵少,坚壁不出,以待救应。

九月初二、初三日,天王、东王等大队至长沙城外,合力攻长沙,然和春踵至,进驻蔡公坟江忠源大营,太平军攻之,矛伤忠源右股而不能克;十一日,再战于浏阳门、小吴门,以不察地利而败,遂蹙于城南,不能环攻,势渐迫促。乃变计以地雷轰城,凡三发,城坍而不克,油盐短乏,士心惶惧。

天王遂造作玉玺,谓为天授,宣示于众,众皆呼万岁,军心复振,遍封群从,凤翔亦以功晋土官正将军。仍为前驱。

长沙久攻不克,东王定计,命翼王渡湘而西,九月廿八日,大破向荣于水陆州,十月廿七日,全军渡江,西北趋宁乡,迭克益阳、岳州,得船炮无数。凤翔为前驱,所向有功,十一月,于岳州升殿左一指挥;十二月,克汉阳,天王铸金玺金龙头,升凤翔殿左一检点。十二月初九日,凤翔率众先登,遂破武昌,太平军破省城始此,以功晋天官副丞相。

凤翔勇猛绝伦,战辄当先,与李开方并为军锋之冠。癸好三年正月七日,太平军弃武昌,东取金陵,凤翔与李开方等督陆师,与东王等水陆并进,破老鼠峡,克九江、安庆,登采石,二月,至金陵城下,破米商民团,遂围金陵。

十四日,凤翔以地雷轰破城北仪凤门,身先登城,过鼓楼岗,进至小营,斩清钦差大臣两江总督陆建瀛,遇旗兵,众少不支,遂仍蹈原路出城,然督死城破之说,传遍全城,清军皆靡,李开方之得入聚宝门以破金陵,凤翔实居首功。

越三日,东王命凤翔与李开方、罗大纲东取镇江、扬州,皆下,大纲与吴如孝守镇江,凤翔、开方守扬州,清人围之,凤翔等登城鼓吹,旁若无人,人皆服其胆气。

四月,东王谕令凤翔、开方乘船返天京,合春官正丞相吉文元,共九军两万人以扫北。初八日,凤翔等自浦口登岸,破清西凌阿黑龙江马队,十一日,克滁州,斩知州潘忠翳,十三日,克临淮关,驻而待黄益芸、朱锡琨后队,而黄、朱等夜宿六合城下,火药自焚,死伤无算,益芸焚死,林绍璋等退返天京,惟朱锡琨率先锋营与凤翔等合。廿三日,东王诰谕凤翔等,嘱无待后援,急趋燕都,无贪城池,靡时日,凤翔等遂拔营,同日,克凤阳府城,北渡淮,克怀远,五月初二日,克蒙城,初六日,克亳州,时蒙、亳捻党蜂起,见凤翔等军至,争归附,然捻众安土重迁,意在剽掠,不乐远行,大军离境,半皆散去。

凤翔等引军向河南,至宋家集,破河南巡抚陆应糓,克归德府,凤翔、开方督五军赴刘家口觅船,欲渡黄河而北,而舟只悉封北岸,无所得。初十日,陆应糓复寇归德,为吉文元、朱锡琨所破,乘胜北上,与凤翔等合,沿河西进觅渡,克宁陵、杞县、陈留,逼开封。

开封城墙高厚,环城皆沙土,适值雷雨如瀑,无以立营,复不能穴地轰城,凤翔等意在渡河,遂弃开封不攻,西乡克中牟、郑州县、荥阳、汜水,廿二日,克巩县,次日,得洛河煤艇以渡,未竟,清江宁将军托明阿、贵州提督善禄、察哈尔都统西凌阿踵至,余众千余不得渡,折而南,辗转入皖,合于胡以晄。

凤翔等未渡时,尝函北王,禀军情,叩节度,以山遥水远,音讯难通,颇以为忧,东王复函,诫以放胆灵变,无待援应而已,且殷殷嘱凤翔等,至北京时,封信使彭福兴、张大里为监军,而二人出天京,即持谕诣清军门乞降。

凤翔等大军既济,廿七日,克温县,败清在籍前太常寺少卿李棠阶乡勇于河滩;六月初三日,围怀庆府。

怀庆城不为坚,军不为多,凤翔等易之,而清怀庆知府余炳焘,河内县令裘宝庸并为能吏,完城隍,盟将士,释罪囚,婴城固守,太平军攻之,不克,遂筑木城,包城为营,意在长围久困,时新附者甚多,众至四万余。

清廷闻之大震,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理藩院尚书恩华、绥远将军托明阿帮办军务,督大军往援,屯清化镇。时内阁学士胜保已自扬州追至,屯于东;山东、直隶客兵屯东北;晋陕援众屯正北,众逾两万,四面围合。凤翔等筑城如山,掘壕如河,内困坚城,外拒援师,每战,三丞相辄当先出阵,清人望之辟易,不敢西越丹水一步。

然两军相持久,太平军劳师远征,粮弹渐尽,兼意在扫北,不欲贪攻城池,睹清师大集,乃思变计出困。七月廿八日,凤翔等密令各营悬羊犬以击鼓,焚草入灶,以疑清人,偃旗息鼓,潜行而北,越数日,清人始知,讷尔经额飞章京师,以大捷闻,咸丰闻奏大喜,亲书“喜报红旌”匾额。而太平军实已过济源,越王屋山中绍原关以入晋也。是役也,凤翔等围攻怀庆凡五十余日,靡粮弹,劳士卒,终无所得,新附之众,散去颇多,入晋者不足三万。然与清劲旅相抗衡,攻者自攻,守者自守,好整以暇,全师而退,其制军之能可知。

山西巡抚哈芬不娴军务,疏于戒备,大为凤翔等所乘。卅一日,大军克垣曲,八月初三日)克绛县,初四日,克曲沃县,初八日,克平阳府,次日克洪洞。所向摧破,军纪严整,秋毫无所犯,赵城、霍州,或贮粮秣以迎,或启邑门以待,而太平军意在夺路而北,遂折而东,趋屯留,廿一日克潞城县,廿二日克黎城,道太行山,复入武安、涉县以窥直隶,廿六日,大破讷尔经额于临洺关。清廷始知曏日奏报不实,褫讷尔经额职,以胜保尚敢跟追,命为钦差大臣,授神雀刀,许先斩后奏。喜报红旌之匾,遂成笑柄,悬军机处东壁,以至于今。

凤翔挥师北京,所向无前,次第克沙河、任县、隆平、柏乡、赵州、栾城、藁城、晋州、深州,迫保定府,京师震动。

时署直隶提督保恒督堵御之师,所部不过二千余,胜保连日跟追,步骑快慢不均,仓促所集能战者亦二千余,然深州东南两面,连日霖雨,大水阻隔,北面水小,亦泥泞难行,凤翔等一路颠沛,疲惫已极,遂屯深州十四日,破西凌阿等追师。

九月初九日,讹言太平军游骑至定州之张登,燕京震恐,官绅往往告假而遁,市廛为之空,或云,咸丰欲北遁热河,业暗谕各省输赋税于承德焉,史事微茫,不可详考也。

先是,五月,扫北军渡淮,燕京已立巡防处,至是,乃以皇叔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分赐锐建刀,讷库尼素光刀,总统四将军,督旗营察哈尔兵出屯京外,以备非常,次日,复命恭亲王奕訢参理京城巡防事务。

捷报至天京,东王奏封凤翔等为侯,凤翔为靖胡侯。

十八日,凤翔等蹈虚,凫水而东,欲先溯运河取天津,继图北京也。

十九日,经武强小范村,沿滏阳河而北,踏薄冰过河,向暮,克献县;廿一日,自献县而东南,晨,克交河,次日,至泊头。

廿三日辰刻,前锋过捷地,至红孩口,南距沧州五里也。沧州民素尚武,知州沈如潮、城守尉德成督旗绿官兵并回练汉团凡三千余人邀而败之,斩获甚多。余众败归告之,凤翔等大怒,悉众相搏,战良久,如潮、德成均死,匹马不反,而太平军伤损亦众,凤翔等余怒不泯,入城,颇务焚杀。初,直、鲁士民苦清吏者甚燔,聚而抗命者此伏彼起,然多从释、回诸教,兼有习白莲、清水者,太平军所道之处,焚庙毁佛,强人以天父天兄之说,复憾民之助清,焚杀于沧州,以是民不甚附,莘县延家营延轮秀、从世郎、从尚选等,本皆白莲,太平军至,竟倡团练以拒,自此而北,道路弥艰也。

廿四日晨,弃沧州,沿运而北,克青县,僧格林沁自涿州移师固安以备之。

廿五日,克静海县、独流镇,前锋进至杨柳青,胜保跟追至青县。

廿六日,午,进至天津西郊稍直口,时运河芥园堤溃,大水漫衍百里,城在水中,惟稍直口西通一线之路,天津知县谢子澄督芦团练勇数千人扼险据守,募雁户枪船为助。雁户者,素业水上,打雁为生,擅枪法水性者也。太平军至,阻于水,误枪船为民艘,呼渡,雁户枪发,有所谓开道王者,太平军骁将也,向充前锋,所向无前,猝不及防,中枪而噎,众皆夺气,子澄乘势掩击,太平军折数百人,舆尸以归,自是不敢复出击。廿九日,僧格林沁至东安;十月初一日,至杨村,次日,营王庆坨以逼太平军,胜保亦营良王庄,北攻杨柳青,与僧格林沁相呼应,凤翔等势孤,乃弃杨柳青,退守静海,分李开方驻独流以为倚角。十一月十九日,蒙古副都统佟鉴、津勇统带谢子澄攻独流,败死,清人惮之,乃不敢复穷逼,凤翔等遍树木城,大搜粮草,以为持久计,遣使者多辈,变服间道,求援于天京,山遥水远,往往为清吏所获。

时太平军众至四万余,聚弹丸方寸之地,粮弹渐乏,时至隆冬,滴水成冰,兵将多南人,不耐严寒,兼不惯麦食,形势渐窘。十二月廿四日,凤翔乃自静海分军入大城,欲开南行之路,为清人逐回,僧格林沁进屯静海城西王家口。

甲寅,正月,凤翔等度岁于静海、独流,募杨柳青年画匠,刻年画以贺之,所刻之画,悉遵天国定制,不绘人物。初二日,弃城,经子牙、张家庄,过大城境而南,僧格林沁督师逐之。

自静海而南,处处泥泞,兼之大雪竟日,冰路蜿蜒六十里许。凤翔等居安车,拥皮褥而卧,仓猝不知道路疾苦,所部多两粤三江众,跣足踏冰雪,冻死相望,幸而不死者,足趾俱黑,手足不能屈伸,行二三日,天骤暖,冰雪为之解,众皆踉跄淤泥残冰中,冻足者艰于举步,僧格林沁铁骑渐近,为将者情急,抽刀斩不能行者,哭号之声,盈于道路,因足痛落后者,复为清兵追杀,初四日,至河间东北之束城镇,稍得休息,丧亡已逾万计也。胜保自霸州绕行,进屯任丘以邀之。

二月初一日,凤翔等乘雾南趋,破献县,不敢屯驻,初三日,克阜城,当日,僧格林沁、胜保大军踵至,围城,凤翔等战不利,婴城固守。

廿五日,太平军援师曾立昌等入鲁,胜保督师南下御之,围稍懈,凤翔等乘之,卅日,出阜城,走连镇,僧格林沁逐而及之,复相围。连镇夹运河,分东西二镇,人口繁盛,蓄积颇丰,凤翔等乃据镇死守,环树木城于镇外,立大小七营,以分清人之势。

时东王遣广西妇人能北地言语者变服入连镇,凤翔等始知援师将至,乃计议以李开方率轻骑数百南迎之,约以火弹为号。

僧格林沁薄垒攻之,凤翔布浮梁二座于运河上,夹河而守,外列小营五座,皆殊死战,清军伤折甚重,不能克,遂变计,环镇筑垒,周百里,外有壕沟三道,欲长围久困而取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