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个风花雪月的滇西北(中)

(2007-01-09 02:27:22)
分类: 旅行篇

痴缠香格里拉

那一个风花雪月的滇西北(中)

 暮色中车朝着中甸开去。

香格里拉,这个神奇的词,是谁制造出来的?有悦耳的音节,秀丽的笔划,还有幽远的清香味,组合起来又平生出别样的神秘,别样的难测,不是凡人所能透彻悟明白的神秘难测。

及至回上海后,看到冠以“香格里拉”的所有,都会让我片刻失神。

 

香格里拉,当它像通常一个小县城那样慢慢向我涌来时,我知道我会失望。它有着普通的街道,水泥房,一切还都是新的,隐约透着新兴城市的潦草劲头。但好歹它依然有着藏族特有的风味,门楣,窗欞,特色的屋顶,街上行走着的人脸上的表情,有点木讷又有点警觉的表情。

这一夜,我开始有了期待的兴奋,听说上海正惴惴地迎接特大台风的光临,可这里沉沉的夜里月明风清。

 

毫不客气的阴天迎接了兴致勃勃的我们。香格里拉被浓厚的云层包裹着,天离我们更近了,仿佛稍踮一踮脚探一探手就能触摸到它绵厚弹性的质地,这里的云和上海不同,上海的是稀薄的,高悬的,是不会产生想摸一下的欲望的。

 

当后来没来过的朋友问我,香格里拉美吗?有些什么著名景点?我无语。美,当然没有异议,但说不上它究竟怎么个美法。它就像一个不凡的女人,你只能断定她是美丽的,但无法分析她的美的所在,不能说,说了,就俗了。

它的美,无法用文字描绘,却竟然也无法用相机描摹。回来后,洗印出来的照片怎么看都没法还原那拍摄时的销魂一刻。

 

那一个风花雪月的滇西北(中)

 

记得在一次回程中,司机突然停下车,说让我们下来好好拍照,望着窗外,大家都惊得无语。

那是一片真正的世外桃源,夕阳下茵茵绿草坡上的村庄,错落的木屋,乳色的炊烟,蜿蜒的河流,黑白相间的羊群,蹒跚的藏族老妇,乖巧的小狗,远处是隐约的山和金红色的落日。

在蜂拥着跳下车后,谁也顾不上谁地狂按快门。

这不就是童话中的描述?仿佛在哪里见过?画报上,电影中,还是梦境里,想像中,但当它就在眼前时,我们又不相信自己的视觉能力的真实了。

美,就是这样稍纵即逝,夕阳以你没法察觉的速度下沉,村庄暗了下来,蓝天暗了下来,可爱的活动着的一切暗了下来,我们的兴奋也被迫暗了下来。

 

那一个风花雪月的滇西北(中)

 

回到上海后,面对着只有摄取了十分之一美丽灵魂的照片,我太不满意,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无奈中想起一句词:“不能说,一说就是错。”

这不就应了,太美的东西是不能居为已有的,无论你用什么方法。

 

 

差点成了庸脂俗粉的纳帕海

 

开发旅游仿佛就是大生产般地批量复制“自然”复制“原始”复制“纯朴”,复制出来一堆膺品在拥挤的人海面前忽闪一下人造宝石般的光亮,匆匆地,不由你分辨,就推着你去看下一堆膺品了。

香格里拉里美丽的纳帕海,还没等到我来就成了膺品堆中的一个。

十五岁的藏族小姑娘为我牵马,她显然已经厌烦了这个生计,十五岁,满身的稚气,满身的野性,看也懒得看我们,只顾自己哼唱着歌,看在我是她的主顾的面子上,她还算配合地给我拍照,她知道这些照片于她无关,只是一种劳动。

事后的照片中我突然发现她现出微微的笑容,天然的纯粹的笑容,只属于十五岁的藏族的笑容,无法说清,如果十八岁了,如果汉族了,大概就再也笑不出这种味道了。

她的女儿还会这样笑吗?三十年后这里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呢?

 

那一个风花雪月的滇西北(中)

 

因为要去梅里,我们有幸一睹纳帕海清丽脱俗的后背,没有嘈杂,没有多余的点缀,它旖旎地依偎在山脚下,水面沉静得有点羞涩,青青的天光像披纱一样为它增添妩媚,这个角度看是半掩秀发,换个角度看是朦胧一片。人说山阳水阴,一点不假,眼前的纳帕海就是一个有着美丽的颈和美丽的肩的女子,无言地教你欣赏那一抹舒畅迷人的曲线。

车上的人们狂喜地拍照,虽然这时的车开得好像比平时快,美女纳帕海倏忽晃过去了,但这十分钟的惊艳却使大家亢奋不已。

这才是纳帕海,我们差点在一堆庸脂俗粉的泛滥中误会了她。

 

那一个风花雪月的滇西北(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