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日报》:农人的足迹早就来到了水边
(2017-02-04 16:13:39)
上海《解放日报》:
当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安徽省作协主席许辉先生的新作。春节将至,不管在哪里过年,家乡大地风物人情,总让我们不禁投入深情一瞥。
许辉:农人的足迹早就来到了水边
原创 2017-01-18 许辉 朝花时文
朝花时文
朝花时文
当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安徽省作协主席许辉先生的新作。春节将至,不管在哪里过年,家乡大地风物人情,总让我们不禁投入深情一瞥。
农人的足迹早就来到了水边文/许辉
牛筋草草棵子底下有蛇吗
盛暑时节的早晨,晴空万里,气温也是高的,喜鹊在大榆树上喳喳地叫。知了叫成一片,却不知道它们在哪棵树上。
水边的小路上长满了健康状况良好的毛谷谷草和牛筋草。毛谷谷草长得挺拔、高挑,很有些草类女郎的意思。七月底八月初,它的顶端已经结出了像谷子一样的果实,也许正因如此,人们才俗称它为毛谷谷草。
牛筋草颜色深绿,茎秆劲道,一棵草就能遮住一片道路,人要走过去时,就必须从它们不可目视的大草棵子底下蹚过去,但牛筋草草棵子底下会有蛇吗?会有青蛙吗?会有其他小动物吗?但是草棵子底下一概看不见。只得心一横,把脚伸过去,走过这片牛筋草称霸的地方。
不知道为什么蛇麻花也在花期中,它们开着白白的序状花,像一个织工华丽的花边托盘。记忆中淮河以北的蛇麻花开花是在小麦秀穗成熟的季节,也就是阳历4月到6月,江淮之间的季节比淮北要早一些,蛇麻花应该早就开过了呢。
一只牛背鹭缓慢地从水渠边的流水口飞起来,飞了二三十米,落在一片芦苇丛里,又飞起来,落在一只卧在湿草地里反刍的水牛背上,因此它叫牛背鹭。
一丛蔷薇把枝条伸向水里,现在不是野蔷薇的花期,春天才是它们开花的时节,野蔷薇的花虽然不大,但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花朵又多,很能开出一片热闹来!
不要忽略了湖湾、河口、湿地边的农作物呀,农人的足迹早就来到了水边,来到了湿地的附近。农作物是我们在水边行走时景观的一部分。我们多少已经习惯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混合,如果只有自然景观,那可能会显得荒芜;但如果只有人工景观,又可能显得虚假。
高粱只见得到零星的存在,它们在长江流域很难大面积种植,即使种植了品质也会下降或改变。高粱种植的南界是淮河,到了长江流域,自然难以畅快生长。
芝麻在水边小块的脊地上花开繁盛,此刻,它们从下而上开着白白的花,怪不得说“芝麻开花节节高呢”,芝麻真是从底下开始,一节一节往上开着花的。
杂草中还有几棵蓖麻,现在这可是稀罕物呢。蓖麻的籽叫麻籽,可以榨油,榨出来的油叫麻籽油,可以食用。在40年前物质匮乏的年代,麻籽油不算是差的油,虽然它比不上香油(芝麻油)、花生油、豆油好吃,但却比棉籽油好吃。棉籽油就是用棉花籽榨的油。棉籽油吃前一定要炼一炼,棉籽油倒进热锅里炼的时候,一个村子都能嗅到一股呛人的怪味。棉籽油真不是人吃的,但那时候不吃也不行,因为没有别的油吃。历史的那一页早就翻过去了。
玉米在水边的农地里长势良好,这种作物原产于中美洲,明朝引入中国,它产量高,不择地。玉米和红芋(山芋)的引进,对中国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产量高,耐瘠耐旱,在山区和狭小的地块都可以生长,现在到处都见得到它们的身影。玉米好吃是好吃,但为了提高产量,在盛夏酷暑时节钻进玉米地打玉米老叶,却是最难受的活计。玉米地密不透风、闷热不堪不说,玉米叶划破人的胳膊腿后又被汗水腌渍,最不堪忍受,蚜虫还会弄得人一身一脸,痒痒抓抓的,腻歪得不得了。
但是,记忆都是美好的,现在回忆40年前在农村插队干活受累,心里却觉得是一段有滋有味的人生呢。
湿地附近的荷池边出现了几间临时看护用的红砖房和一些动物,它们是水牛,散养的鸡、鸭和鹅,一只黄色的土狗,几只在树底下吃草的小兔子,三大两小五只羊,一只哼哼大睡的黑毛猪。
我走过这里的时候,看见它们,我就想起了动物的驯化。
水牛、鸡、鸭、鹅、猪、狗、兔、羊都是驯化动物,水牛可以耕地、拉车,肉可以作为人类的食品;鸡、鸭和鹅为我们提供肉食和蛋;猪为人类提供肉食,猪肉也是中国人消费最多、最重要的肉食;狗能看家护院,帮助人们做许多事; 兔子能为我们提供兔毛和兔肉;羊能为我们提供奶制品和肉食。
牛背鹭就不算驯化动物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牛背鹭对人类而言没有较多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牛背鹭可能也无法驯化,人工饲养它们的时候,它们可能会很快死亡。
据说大象也不能驯化,因为大象在人工环境下不能正常繁殖,虽然我们有时候看到人高高在上地骑在大象的背上,大象也是很听话的样子。
对了,我们忘了一种重要而有趣的驯化动物:蜜蜂!更准确地说,蜜蜂是被人类驯化的昆虫,它们为人类提供可口得不得了的蜂蜜!蜂王浆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并不好喝。
在对面的小山坡上,帐篷旁摆放着一排蜂箱,蜜蜂们嗡嗡地进出不停,它们的勤劳是有目共睹的。另外,养蜂人的生活也似乎永远充满神秘感和无尽的趣味。
类似的昆虫还有蚕。
我的鞋里进了异物,我坐到草地上,把鞋脱下来磕倒,倒出来一些草籽。呵,这些植物可真聪明,它们想免费借助我的脚力,把它们的后代带向一个未知的远方去。
我看到离湖湾不远处一块红芋地里的部分红芋,在盛夏的阳光下,从腋窝处打出了花苞,有的则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这是它们传递出来的已经受旱了的信号,这块红芋地位置较高。就像我家里听雨花园的梨树,那一年秋天我们有几天不在家,回来后,它就开出了一树白色的梨花。秋天并不是梨树开花的季节,梨树春天开花。只因为几天没人浇水,盆土干旱,植物感受到了生命的威胁,所以才会集中营养和资源,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生命的全过程,开花结果,以便延续后代,传承基因。这是生命的本能,就像在一架即将坠毁的飞机上,人们会用最后的时间打电话与亲人告别一样。
植物的这种行为看起来花朵娇艳,实际上悲壮苍凉。
红芋本来是不开花的,或到秋天才开出少量的花。我们较少能看到红芋的花朵,当我们看到时,就是植物在提醒我们:要立刻去做浇水等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水边的一个小角落里,有一片空心莲子草,它们枝枝扎扎、纵横交错地占据了近岸浅水区的一个角落,并且开出了小白花。
空心莲子草以外的其他地方,大都被荷占据了。
荷叶大、圆而厚实,有的白绿,有的浅绿,有的微黄,它们互相拥挤着,距水面大约二三十厘米,直立在水面上。
荷花的花茎与荷叶平齐,或略微高出,荷花开出白色微红的硕大花朵,它的花瓣厚而柔软、艳而稳重,闻起来没有什么香味。当莲蓬结出来的时候,花瓣就开始掉落了,在这个过程中,初生的莲蓬和凋落的荷花同在,让人惊喜于生命的变化重生。
荷是浮水植物,或称浮叶植物,它的根扎在水底的泥里,藕结在水底的泥里,叶却长在水面上,花开阳光中,莲蓬结在水面上。也有人说它是挺水植物,因为它的叶、花和莲蓬是直立在水面之上的。
我坐在水边干热厚实的牛筋草上,看着浅水里的荷叶、荷花和莲蓬。
阳光越来越猛烈了,晒在背上有点热辣辣的感觉。但是当你的心静下来之后,你就不觉得热,也不觉得躁,更不觉得烦,而是一种心静如水、心宽若荷、心稳如花、心实如莲的状态了。
这是“朝花时文”第1087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页,看屏幕下方的三个子目录,阅读近期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