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城买鞋记
(2010-10-05 15:33:49)
标签:
婚礼新郎小店汤面北京布鞋江南无干扰服务杂谈 |
分类: 轻松或并不轻松的时刻 |
长假和妻女一起,去江苏小城溧水凑热闹,参加朋友的婚礼。人手不够,主人让我“客串”司机。
3号是民间的“正日子”,结婚的很多。一大早起床,与新郎一起去婚庆花店装饰婚车和他自己。
闲看店员装饰婚车之际,注意到花店旁的一个小店是北京布鞋店。前日雨中游钟山,皮鞋彻底成了“雨鞋”,想在南京买鞋未遂,现在还两脚冰凉。因此看到鞋店很感亲切,居然还是北京鞋店。
一介书生,平生最打怵的就是讨价还价,那东西值多钱你心里没底。虽然妻子不在,但还是硬着头皮进了小店。
店面不大,没有顾客。里面桌后只有一位五十开外的女老板在低头算账,并不理会我的来访。两边货架上摆满了鞋子,都有价签,于是一一看去。
在我拿定主意前,这样的氛围最好。想起在海外经常享受的是这种无打扰服务,国内有些规范点的店,店员马甲背后印着英文:I’m Listening.
看好了一款休闲鞋,鼓足了勇气例行公事地开问:“这款能便宜点儿吗?”
女老板抬起头,但没有笑容:“不还价。”
大喜,正合我意。我国古语和日语中,这叫“不二价”,放心买就是了。
新郎打扮出来,要出发了。我有些着慌,但女老板还是一板一眼地开好作为“三包”凭证的小票,并问我有没有两块钱的零钱。
装包时,告诉我还赠送一双袜子,问我要什么颜色的。我的鞋是湿的,早晨新换的袜子也湿了,这可真是雪中送炭。
回头看了一眼店铺的牌子,噢,步源轩。记住了这个品牌。
趁着在新郎家等迎亲车队,在车上换上了新袜新鞋,感觉好极了。
过分热情又颇不规范,大体上反映了我们服务业的现状。其实,有这位女老板这样的服务,也就知足了。
想起当天早晨在花店附近和新郎、伴郎吃早点。因前晚喝多了,就想喝碗汤面。这在北京是不可能的,北京的早点就那么几样,没有什么店能让人耳目一新。但听新郎说,这里正餐吃米饭,早餐却习惯吃面。这倒让我真的没想到。
汤面店店面不大,但很干净。汤面味道淳厚,份量也足。又想到前日在南京品尝的一碗鸭血粉丝汤,也是这种感觉。
在北京,我喜欢进小店,品尝些有点民俗味的东西。但卫生状况多不敢恭维,做工也颇不讲究,找不到进日本、台北的小店那种清清爽爽的感觉。这江南小店,则似曾相识。
在我这个久居北方北京的人看来,江南的顾客,会找到更多些的“上帝感”,因而幸福感要比我们强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