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鲁西龙山城址群”(1)
(2010-05-21 12:45:54)
标签:
城址龙山文化教场铺景阳岗古国张学海杂谈 |
分类: 围观考古现场 |
1995年,正当本人着手写作关于早期城市考古的博士学位论文之际,从山东传来好消息:鲁西发现两组八座龙山文化城址!(山东省考古所等:《鲁西发现两组八座龙山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 1995年1月22日)
随后,山东省考古所所长张学海先生撰文系统阐述这批城址的发现及其意义:
1994年底,在鲁西的茌平与阳谷两处古文化中心,各发现了一组龙山文化城址。茌平组的中心城教场铺龙山城,面积达40万平方米,城内有大小两个夯筑台址,大台址夯土基10余万平方米,小台址约16000平方米,已知中心城周围有5座三四万平方米的二级城。阳谷组的中心城景阳冈龙山城,面积约39万平方米,城内大台址夯土基约9万平方米,小台址10000以上平方米,已知中心城周围有两座二级城。
这两个古文化中心龙山时期的范围,约1100和2800平方公里,史前时期的遗存属于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知这两组龙山城是两个东夷古国的遗存。而教场铺龙山古国可能是虞舜之国。(张学海:《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对几个古史问题的思考》,《华夏考古》1995年第4期)。
上述论断都是在仅进行了简单勘探的情况下提出的。1994年景阳岗遗址开始勘探试掘,1995-1996年进行了发掘,确认了约38万平方米的夯土城址的存在。
在现场考察后,张学海先生分析道:“景阳冈龙山城是座都城,这也为教场铺中心城是都城提供了佐证”。他进而订正了自己先前的推论:“我原先以为教场铺古国可能是虞国的思考,并不正确”,虞舜所居空桑,“即穷桑,应在景阳冈古国的阳谷县一带”(张学海:《东土古国探索》,《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
综合各方面情况,本人博士论文在略述包括景阳岗在内的数座黄河下游早期城址的发现后,又谨慎地述及了其他“城址”的发现:
“此外,据报道,在鲁西地区的今黄河北岸一带,还发现有阳谷王庄、皇姑冢、茌平教场铺、大尉、乐平铺、尚庄、东阿王集等7处龙山文化城址,这些遗址目前仅作过初步勘查,是否均为龙山文化城址,尚有待于进一步确认”(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18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