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下古迹与文明起源研讨会专家发表地球和谐倡议书

(2010-05-19 07:09:15)
标签:

和谐文化

文明起源

水下古迹

世界文明

抚仙湖

杂谈

分类: 围观学界

近日收到作者由云南寄来的一本奇书《商族源流史》。奇书记奇事。其中谈到曾因2001年央视现场直播而名满全国的云南抚仙湖水下探秘,和此后的一个学界奇事: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巩固探秘的成果,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玉溪市抚仙湖水下古迹与文明起源研讨会”于 2006846日在澄江县抚仙湖畔笔架山庄召开。参加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新华社国内主编赵鹏,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英国莱斯特大学政治学博士江亚南,郭沫若纪念馆特邀研究员郭庶英,中央电视台科技专题部主任刘民朝,世界文明研究人员汪亚平、苏三,云南大学民族考古与文物评估中心主任李昆声,云南大学澄江动物化石群抚仙湖研究中心主任侯先光,抚仙湖水下古迹发现者耿卫等省内外学者27人。

抚仙湖水下遗址出现了许多使中国学者不知道的秘密,它与中国历史有什么联系,与外国抑或人类文明是否有关?探秘之后,大家有了“已知的越来越少,未知的越来越多”的感觉。

“玉溪市抚仙湖水下古迹与文明起源研讨会”期间,与会者在距遗址不远的东风度假区沙滩上为抚仙湖水下遗址纪念碑揭幕。碑文采用了郭沫若的手写体,在碑石上镌刻“抚仙湖水下古遗址”8字,因“古”字与“下”字距离太远,散会后,由回到北京的郭庶英补回“上”字,一共是“抚仙湖水下上古遗址”9个字。

两天的会议,与会学者达成了如下共识:

人类的远祖哺乳类动物出现到现在不到2亿年,太阳携诸行星绕银河系中心转了还不到一圈。因此一位大科学家说过,人类还年轻,自然科学的资历尚浅,阅历尚窄。科学技术的出现有如发生在昨天晚上的事,在地球生命史上只是一刹那,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1000多亿颗恒星里很平凡的一颗,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并不特殊,最多是较幸运的一个。虽然至今在地球以外仍未发现生命存在的证据,但科学界主流已逐步认同或默认探测外星存在生命这种活动的科学价值。不管现代科学显得多么伟大、科学大厦多么宏伟,它的基石是地球表面,我们的视野和接触范围仅是太阳系中,更不要说无限宇宙中的一个角落。因此,我们今天仍面临一系列谜团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艰苦探索。不过,我们人类自从发明了核武器以后就拥有了毁灭自己、毁灭生命、毁灭地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认为要提倡和谐文化,尊重自然,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大家在祖先曾经生活和劳动过的地方,更应该自觉地提倡这种先进文化。

200685,与会学者签署了《关于弘扬和谐文化的玉溪倡议书》,由新华网全文发表。全文如下:

 

 200684-6日,抚仙湖水下古迹与文明起源研讨会在“地球早期生命的摇篮”——中国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隆重举行。与会代表进行了两天的研讨,对弘扬和谐文化有着共识和高度评价,现特发表《关于弘扬和谐文化的玉溪倡议书》。

    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云南在地球史和中华古文明史上均有着重要地位。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非常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明起源是一个重大课题。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有责任也有能力积极开展对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起源的研究,在学术研究领域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目前人类对自然和对自身的认识还很不足;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现象,我们感到忧虑。

      四、工业革命以来,虽然人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发展所引发的问题也使人类文明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威胁,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的高度警觉。

      五、和谐文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种族与种族,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它应当成为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六、和谐文化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化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对文明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的一种历史责任。

      七、“天人合一”、“和为贵”、 “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精髓,对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弘扬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九、我们倡议:人类在21世纪应认真反思走过的道路,慎重选择好未来发展模式,共建和谐文化!(完)

 

这次会议,基本没有涉及抚仙湖水下遗址的年代问题,也没有人关心其石质构件上的文字符号和图案。

(黄懿陆:《商族源流史》,云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网上查了一下,果然有此倡议书: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8/06/content_770258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