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里头“1号大墓”的是是非非(4)

(2010-03-29 07:38:19)
标签:

大墓

二里头

考古

盗洞

随葬品

中心殿堂

杂谈

分类: 围观考古现场

除了杜金鹏先生指出的几点外,从《简报》和《报告》对“1号大墓”的介绍中还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阴暗狭窄的位置

注意这几个数据:在高大的中心殿堂后,“北距(二号宫殿)北墙0.9、南距中心殿堂台基1.5”。北面几乎紧贴夯土高墙的墙根,南面约2就是中心殿堂的廊柱。

倾斜的“二层台”

二层台西高东低,杜先生已指出。《报告》说“呈斜坡状。从墓口至二层台深度,西边为4.35米,东边5.1”。

墓口长约5.3,由于有收分,“二层台”的长度已不足5。在不足5的距离内,“二层台”的落差居然在0.75,请想像一下其斜度。

这在墓葬考古中应该没有第二例。

早期大盗洞

《报告》说“墓中间有一个早期的大盗洞,盗洞直达墓底,未见随葬品及人骨”。

“早期”一词,颇值得玩味。“早”到何时?应当理解为其中没有发现晚期遗物。因为如果有汉代遗物,就可以说是汉代盗洞;有二里冈上层的遗物,则可以判定为二里冈期盗洞或毁墓遗迹。都不是。

看来没有晚于二里头时期的遗物出土,也就是说与“墓”大体同时,仅是工序上晚于“墓”内所填夯土,那还能叫盗洞吗?

“墓”内“未见随葬品及人骨”,那还能叫“墓”吗?

这就是我接手二里头之初对“1号大墓”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