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里头“1号大墓”的是是非非(5)

(2010-03-30 07:15:46)
标签:

大墓

二里头

考古

中心殿堂

杜金鹏

祭祀坑

杂谈

分类: 围观考古现场

关于“1号大墓”的性质, 杜金鹏先生提出了两种推测:

其一,这是建造主殿前夕或者宫殿建成之初,举行一次大型祭祀活动之遗留。具体说,一种可能性是“奠基祭祀”类遗存。建造一座巍峨的殿堂,在当时应该是大型工程,因而备受重视自在情理当中。推测“大墓”可能是祭告“土地神”、祈求保佑宫殿建筑安全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之遗迹;另种可能性是“落成礼”遗存。古代宫殿建成之后举行祭祀,是为落成礼。尽管我们不能掌握坑底有什么牺牲,至少知道坑内埋有狗,这与周代以来祭地用瘗埋的记载是符合的。祭祀坑位于大殿后面背阴处,当与祭地主阴故于主殿后、北墙前祭祀之有关。至于它深度异常,大概是为了尽量接近“地神”、达到人与神的有效沟通。之所以做此推测,主要是缘于一号宫殿主殿后面发现了相同的遗迹(H80以及M52M54M55):二者都位于主殿后面,均为东西向长方形(以下部未遭破坏处为准),坑壁陡深,底部面积小于大型墓葬的合理规模,都埋葬有牺牲(人或兽),可见它们之间的一致性。

其二,是特殊墓葬,或许与本宫殿的性质密切相关。在未与一号宫殿类似遗迹类比研究之前,笔者曾认为二号宫殿主殿后面的“大墓”可能是属于迁葬墓或者属于衣冠冢。理由主要是坑底面积过小,与“王墓”正常规模不符;“墓底”发现被火烧过的骨头。作此推测当然是受了“二号宫殿为宗庙说”的影响,实际上,“特殊墓葬”的可能性不大。

无论“大墓”的性质如何,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大殿后面狭小、阴暗、本应为僻静之处的地方,却是个人们频繁活动的场所。《报告》称:“在主体殿堂建筑的四周,普遍发现有路土,以主体殿堂基址的北面的路土最厚,4厘米-5厘米,质地较坚实,起厚片,非一时形成。在M1附近路土层的底部十分平整,并铺着整齐的石板,应为当时的地面。”“在M1的东面有丁字形的短墙基槽,墙基槽打破路土,又被第三层所压,应是宫殿的后增建筑。”凡此,均为主殿后面、“大墓”附近原本狭窄的地方,恰恰是人们频繁和持久活动的场所之充分证据。因此,“大墓”所在的主殿后面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神圣的场所。在这里举行的祭祀活动,当非止一次。

要之,笔者认为二里头遗址二号宫殿后面的M1,并非墓葬,而应是祭祀坑。

(杜金鹏:《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6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

“并非墓葬”,支持;“应是祭祀坑”,我们则有不同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