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1号大墓”的是是非非(3)
(2010-03-28 07:12:15)
标签:
大墓二里头杜金鹏冈村秀典考古夏商卷王墓杂谈 |
分类: 围观考古现场 |
其实,早于杜金鹏先生这篇文章,能感觉对该“墓”持存疑态度的论著已经出现。
一是《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该书“二里头文化”部分由杜金鹏先生执笔。
在A类(竖穴土圹墓)甲型墓(大型墓)的介绍中,有这样的表述:
甲型墓的墓穴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在二里头遗址的二号宫殿主体殿堂基址后面发现竖穴土坑1座,打破庭院内夯土,又被庭院内的路土所叠压,口部长约5.3米,宽约4.3米,穴深6.1米。有生土二层台。填土经层层夯打。只在填土中发现残漆匣和狗骨架1具,内涵难以究明,发掘者认为是被盗扰一空的大墓(加注《简报》《报告》)。
甲型大墓因盗扰严重,有无葬具不明。
大家能够看出,这里没有用“墓穴”、“墓口”、“埋葬”、“墓主人”等考古学描述墓葬的专用术语,显然对发掘者的观点持保留态度。但作者的态度也显然与2005年独著论文中基本否定的观点有异,这或许与这部书属集体编撰不无关系。
最早表现出存疑态度的,应该是日本学者冈村秀典教授。
也是在2003年12月,京都大学的冈村教授出版了他的新著《夏王朝——王權誕生の考古學》(講談社(東京),2003年)。书中引证宏富,吸收了到当时为止最新的考古材料。
在“墓葬的阶层性”一节里,作者写道:“可以被认定为王墓的大型墓尚未发现”。此外只字不提“1号大墓”。插图“二号宫殿址”中,所有遗迹也只有线条而不加文字。
这使我大为钦佩。在无法肯定也没有条件否定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平实的思考和表述,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此外,现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的曹大志君也与我谈过他对这“墓”的疑惑,惜大志君严于律己,一直认为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而未能发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