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始创期的高度: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城市考古述评(1)

(2009-12-22 08:15:13)
标签:

述评

中国考古学

先秦

都城

城市

研究史

文化

分类: 学史钩沉

中国古代城市的考古学研究,作为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关于中国城市考古的早期研究,更因其处于草创期而影响深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这一阶段的研究史,还缺乏详尽深入的论述。

在10多年前撰就的《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一书(以下简称《先秦城市》)中,笔者将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先秦城市研究史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其中的第一期,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前期(19281943年)”,被笔者概括为“田野资料的初步积累阶段”。这一阶段的起始以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为标志,收束则以1942-1943年西北史地考察团对传说中的周都进行调查为准[1]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史述论》(以下简称《学史述论》)是近年这一领域的一篇总结性的论著,作者 刘庆柱先生在其中提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史可分为始创期(19281937年)、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至1966年)与继续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2]的分期方案。

我们赞同以“始创期”来命名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古代城市考古(包括先秦城市考古和都城考古)研究史。但包括笔者既往论著在内的关于这一阶段城市考古发展历程的研究结论,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1]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1-2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2] 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史述论》,《考古学集刊》第161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