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答网友:关于《最早的中国》
(2009-06-22 06:30:29)
标签: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科学出版社中国文明学术著作杂谈文化 |
分类: 最早的中国及其背后故事 |
感谢诸位网友对《最早的中国》的垂注。
拙著《最早的中国》,预计由科学出版社于8月左右正式出版。全书约210余页,但所附图、表、照片近300幅。看得出来,这是一部面向文化人而非学界的学术著作(这是我个人对它的定位,因为它是学者秉持“有一说一”的学术原则写的),希望大家读起来不累。刚校完核红样,作为作者,对这本书的版式和美术设计,我还是很满意的。
由于体例的限制,已写就的本书的《后记》在书中就不能出现了。这里,先截取其中的一段话,希望诸位能从中加深对这本小书及其作者心路历程的了解:
一直有朋友和学生说我对自己所挚爱的考古事业,尤其是二里头遗址富于激情。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潜在的激情,才使我最终被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闫向东社长说动,产生完成这本书的冲动。历史学家吴晗认为,把历史变成人人都能享受并从中得到鼓舞的东西,史家才算尽了责任。这种提法似乎偏于“致用”的考虑,但细想起来,任何对历史的阐述都包含了当代社会的需求。这本小书,也不过是我作为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主持人,对二里头遗址的一种解读而已。换句话说,它展现的仅是我眼中的二里头,一个使我兴奋的“中国”的存在。勿庸讳言的是,作为作者,我当然也希望读者在看了关于她的故事之后,也为二里头这个中国乃至全球文明的硕果而兴奋。我自己给这本小书的定位是:以二里头为切入点,实说、精说和深说“中国”诞生史。但是否做到,就要读者来评判了。
至少,这本小书中包含了本人对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历程的再认识,您从中可以了解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的“中国”的由来。
博客连载时未能表现出来的各大章的标题为:
一、解 题——“中国”的由来
二、开创纪元——由“多元邦国”到“一体王朝”
三、全球视野——中国文明兴起的世界背景
四、寻梦之旅——发现与研究历程
五、雾里看花——都邑的王朝归属之谜
六、地灵中原——“第一王都”的诞生背景
七、王都气派——城市规划的先端
八、建中立极——宫廷礼制的形成
九、国之大事——祭祀与战争
十、都邑社会——人口构成与层级
十一、文明气象——精神世界管窥
十二、巧夺天工——官营手工业的高度
十三、城市民生——经济生活举隅
十四、海纳百川——对外交流的兴盛
十五、强势辐射——“中国”世界的雏形
主要参考书目
大家能看得出来,从今天开始,原创连载《最早的中国》进入“都邑社会——人口构成与层级”一章。
不多写了,还要上班去,而且有给出版社做“广告”之嫌了。
敬请期待,再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