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5)
(2009-01-16 07:38:24)
标签:
考古学都邑商代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历史文化 |
分类: 我看学科学说 |
然而,新近发表的殷墟遗址群平面图仍采用24平方公里的原保护区范围,把20世纪80~90年代既已被划入遗址群范围的三家庄和洹北花园庄一带排除在殷墟遗址群之外,认为洹北商城“西南方紧邻原殷墟保护区,且略有交错”,“与举世闻名的殷墟遗址略有重叠”[1]。但由上述分析可以显见,洹北商城不是位于殷墟遗址群的东北方,而是位于殷墟遗址群内的东北部。
依据现有资料,我们对殷墟遗存群的演变过程可以作如下大致的推断。就遗址群的总体分布看,殷墟从建都伊始就是跨洹河两岸的,其内部格局在殷墟文化的不同阶段有所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多和都市的繁荣,聚落经历了规模由小到大、结构逐渐复杂的过程。
建都初期,其城市重心在洹北。以洹北为中心,开始营建规模巨大的城垣;宫殿区位于城址南中部;城址北部则分布有密集的居民点,附近往往发现有墓葬[2]。位于城址以西的西北冈也发现了可能属于此期的墓葬[3]。据研究,位于洹河南岸的小屯一带分布有相当于这一时期的随葬铜器的墓葬、灰坑(窖穴)等遗存;而20世纪30年代发掘的小屯宫庙区中的甲组基址“是年代早于殷墟都邑时期的普通民居遗存或族邑”,“是洹北商城外围的一个居民点”而非以往认为的那样“属最早期的‘都城时代’的遗存”[4]。但依该文的意见,属于此期的遗存包括具有相当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群(规模最大的甲十一基址甚至安置有罕见的铜础)、出有甲骨卜辞的灰坑(窖穴)、随葬成组青铜礼器的墓葬(出土青铜器规格之高,在目前洹北商城内外所出同期同类遗存中令人瞩目),甚至还有铸铜作坊[5],上述遗存都远非都城外围的普通居民点所能拥有,它们应是洹北花园庄期殷墟都邑的重要组成部分[6]。
但出于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原因,城垣尚未建成投入使用[7],都城的重心即移至了洹南,而王陵仍安排于地势较高的洹北。至此,殷墟都城进入了以洹南小屯宫殿宗庙区和洹北西北冈王陵区为中心的阶段[8]。80年代初的三家庄发掘中即出土有相当于大司空村一期的遗存[9],说明这一阶段原洹北商城区域内仍有人居住。(待续)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勘察与试掘》,《考古》200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276、285、2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勘察与试掘》,《考古》200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5期。
[3]对于西北冈王陵区中哪些墓葬的年代早于原殷墟期,研究者中尚存不同意见。张光直:《殷礼中的二分现象》,《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唐际根:《洹北商城的发现及其对商代考古研究的影响》,《中国考古学》第四号,日本中国考古学会(福冈),2004年。
[4]唐际根:《安阳殷墟宫庙区简论》,《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
[5]唐际根:《安阳殷墟宫庙区简论》,《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
[6]已有学者指出,“由于殷墟的甲组基址是殷墟最早期的遗迹,理应称为‘殷墟早期’的遗迹。因此与其同时期的‘洹北商城’当然也是‘殷墟早期’遗迹”。详见,成家彻郎:《商代史における洹北商城の位置付け》,《东方》(东京)第288期,2005年。
另外,甲组基址与原殷墟期的其他夯土基址相互独立,并未发现被原殷墟期的遗存叠压或破坏的现象。因此,即便其始建于洹北商城时期,它也极可能延续使用至以洹南为中心的殷墟文化期;而以往认为其与乙、丙组基址属大体同时而功能不同的宫室建筑的观点也就不能被轻易否定。这种延续性,恰恰昭示了殷墟文化不同发展阶段遗存间密切的承继关系。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勘察与试掘》,《考古》2003年第5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