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6)
(2009-01-16 07:42:14)
标签:
考古学都邑商代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历史文化 |
分类: 我看学科学说 |
鉴于以小屯为中心的殷墟遗址群的主体遗存应是自商王武丁开始的,有的学者提出殷墟始迁于武丁[1]。较其稍早的洹北商城应处于文献记载“殷”的范围内,因此,“盘庚迁殷的地点,最初可能是在洹河北岸今京广铁路两侧。至武丁即位,国力隆盛,方迁到现在所知的以小屯为中心的殷墟”[2]。也有学者推断洹北商城为河亶甲所迁“相”[3]。还有学者认为“无法排除‘河亶甲居相’,也不能否定‘盘庚迁殷’。甚至两种说法还有‘先后续存’的可能”[4]。综上所述,考古发现所见洹北商城与整个殷墟遗址群的时空关系,不支持都邑重心由洹北至洹南的移动属于大的迁都活动的观点。
三、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
社会复杂化阶段考古学文化的特点是出现了核心遗址,相关考古学文化以核心遗址为中心分布,其起迄时间也与核心遗址(都邑)的存废大体一致,都邑的迁移是导致考古学文化演变的重要因素。
二里冈文化与殷墟文化,分别以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遗址群为核心遗址(主都),主要分布区则为郑洛地区和豫北冀南地区;时间上二者相互衔接,其间已不存在其他的考古学文化。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我们认为,由二里冈文化向殷墟文化演进的契机,是终商一代主都由郑州向安阳的迁徙。
随着以郑州商城及其郊外的重要遗存小双桥遗址为典型代表的二里冈文化的衰落,以洹北商城为中心的洹河两岸一带作为商王朝的都邑崛起于豫北,殷墟遗址群开始走向繁荣,“殷墟文化”也自此发端,成为商代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洹北商城时期应属于殷墟文化的初期阶段。洹北商城的出现,表明商王朝的政治中心由郑洛地区北移至豫北冀南地区,洹河流域一跃成为商王朝的核心区域;在考古学文化上,源自郑洛地区的二里冈文化演变为殷墟文化。它的出现可以作为商代前、后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界所在(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