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众力集成的总结之作(下)
(2009-01-05 21:43:58)
标签:
中国考古学夏商历史文化学术史杂谈书评 |
分类: 我看学科学说 |
四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古学是一门残酷的学问。新发现的层出不穷以及理论和方法论的更新在不断地检验甚至冲击着我们的知识结构。任何研究成果都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夏商卷》也不例外,准确地说它只是一部阶段性的总结之作。
首先,因多方面的原因,其由截稿至面世的时间已显滞后,截稿后又有相当数量的田野考古报告和简报刊行,仅考古报告专刊即有《盘龙城》、《郑州商城》、《老牛坡》、《朝天嘴与中堡岛》、《宜昌路家河》、《洛阳皂角树》、《洛阳王湾》、《马桥》、《城固宝山》、《辉县孟庄》、《忻州游邀考古》等。此外,近年新砦遗址、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洹北商城宫殿区及一号基址、大辛庄甲骨卜辞与贵族墓葬等新的田野考古成果都未能加以反映。目前看来该书已有需依据新的材料加以修正补充之处。
其次,本书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尽管主编在各章节的相互统筹协调上已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作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如书中各部分的比例还有不甚平衡协调之处。总体上看,由于掌握材料详略有别,对本所负责发掘的都邑遗址一般介绍较详,如偃师商城遗址的分期图所占篇幅远远多于郑州商城的分期图,文字部分也相对较丰满。对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几座都邑自然环境的介绍详略差别也过大。叙述顺序上还有不统一之处,如第四章的“分期与年代”一节郑州商城在先,偃师商城在后,其后的城址介绍中,偃师商城又排在了郑州商城之前。内容上可能还有缺漏。如包括二里头遗址1、2号宫殿基址在内的二里头文化的建筑情况在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展开。
另外,书后若附上系统的参考文献目录,将更有利于读者的使用。
“如同其它‘人文学’一样,考古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问题的最终答案和终极‘真理’,它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向探索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至高目标的无限靠近,在于对智慧的永恒追索和探寻过程之中”[5]。我们距夏商考古学诸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探索远无止境。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地面对新的材料而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夏商卷》的编写者正是这样做的。除了他们用心血奉献出的洋洋数十万言的成果外,我们从这部书中获益最多的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可贵的忘我奉献精神、求实探索精神和精诚合作精神。而这,正是我们在这一领域中进一步求索的动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