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蔭龄:《中华岁时记》文稿(修订)-3元旦上五辛盤、

(2010-02-16 20:55:56)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史

霍蔭龄:《中华岁时记》文稿(修订)-3

 (续前)

 

元旦上五辛盤、椒盤食之

 

我国古代有元旦制“五辛盤”食之的风俗,所谓五辛,即五种辛辣开胃蔬菜。有蒜、小蒜、韭菜、芸薹(即油菜)和胡荽(又称胡菜,即今香菜)。因其多辛辣味故称五辛,辛也有“新”之意,寓意新年开始嚐五“新”之意。民间俗称“五荤”,有说起源于道家。

古籍中多有记载;孙真人【食忌】云:“正月之节,食五辛以避疠气”,又【养生诀】云;”元日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晋代【风土记】说:“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盤”。历史考证;魏晋以下,元日即有食五辛的风俗,五辛盤亦被称之为“春盘”,查韭和胡荽都来自西域,非中原固有,此在汉晋以后方兴。但从【风土记】所说“俗人”,当指普通百姓,不是士大夫阶级的创造。当时应十分普遍,宋后即不再闻,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晋至唐时,这几种东西在中原尚未十分普遍食用,故只做节物。而唐以后则终岁常食,自然失去节物之意义了。不过后来发展到增加豆芽、粉丝等物,延至立春食之,即今天春饼卷葱菜的来由。

此外,元日还有上椒盤食之习俗,古时正月初一日,用盤进椒,饮酒时则取椒至酒中,饮之,也相当普遍,唐宋诗人杜甫、辛弃疾等都有诗写椒盤之事,如杜甫诗:“守岁阿戎家,椒盤已颂花”。【尔雅翼释木三】有“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进椒盤,饮酒则撮真酒中,号椒盤焉”。

古人吃“五辛盘”“椒盤”的习俗,不仅象征吉利意义,还包含有深刻的科学道理。立春之后,阴消阳长,休眠了一个冬天的植物开始萌发,人体也需要尽情舒展一下了。聪明的祖先选用辛味食物运行气血、发散邪气,对于养阳和调动机体正气、保证机体健康和季节性防疫,都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把五辛盤列入其书中。
 中医学基于五行学说对食物和药物性味属性的归纳和认识。《周礼·天官》中说的“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的五味功能和《黄帝内经》中总结出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基本属性,一直作为我国人民饮食保健和药物治病的理论主宰。由此看来古人元旦食辛辣味,却有保健预防未病的作用。近来人们发现大蒜可以预防H1N1流感,人们纷纷吃大蒜预防,。其实我国古代习俗中的五辛盤早就这么做了。

 (待续)

 

老虎整理10-2-16  2-17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