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肆微喃:谌洪果思想录(九)
(2011-11-01 07:58:26)
标签:
杂谈 |
81爱不能单单依赖于感觉。人的感觉转瞬即逝,忽好忽坏,沉浸于其中,反而会蒙蔽许多真爱。激情可以催生爱,激情也可以毁灭爱,可激情不再时爱依然还在。因此不要一味追求爱的新鲜和刺激,也不要期望爱保持理想不变的状态,这些想法都是不真实的,自欺欺人的。爱不仅是两情相悦,而且是深层次的合一。
82不要试图迎合世界,世界也从来不会迎合我们,这一事实绝不意味着人与世界的决裂,而意味着人与世界关系的重新定位。无论怎样,人类命运的主权都不在我们手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活在现世,却不向现世屈服,这是作为人应该谨守的真道;不向现世屈服,却依然活在现世,这更是作为人必须坚守的使命。
83每个人都被冥冥中的力量所驱使,行走在自己的轨道上,就像夜空中一颗颗飞驰而过的流星。在人生轨迹的途中,人们偶尔也会赞叹灿烂的风景,留恋美好的过去,神往全新的未来,但最终还是活在一如既往的惯性当中,直到生命的终途。大多数人不会经历不同生命的交集,也就无缘体会碰撞中爆发的绚丽光彩。
84自由意味着尊严,而非奴役;意味着责任,而非放弃;意味着谦卑,而非狂妄;意味着行动,而非空想;意味着光明,而非黑暗;意味着盼望,而非绝望;意味着平安,而非焦虑;意味着喜乐,而非忧伤;意味着接纳,而非排斥;意味着祝福,而非诅咒;意味着赞美,而非怨恨。自由的本质就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85生命的画卷在辩证的对立中展开。只有不断取舍和抉择,才能体现真智慧和真自由。生活在矛盾的痛苦中的人,比生活在谬误的自满中的人,实在要好得多。真假、善恶、美丑、爱恨等范畴中的任何一极,本身都不蕴含任何真理。真理诞生于它们冲突的时刻。消灭了这种辩证关系,也就消灭了人的各种可能意义。
86在所有与人相关的对立中,生与死是最直接的现实,苦与乐是面对生死时最需严肃对待的两种人生态度,而人既卑贱又伟大这一事实,则是人在死生苦乐的战斗中所上演的最奇妙的辩证法。向死而生,人终得超越死亡;把苦难视为提醒,人终得收获幸福;在卑贱中看到人的宝贵,人终得理解思索抗争的恒久意义。
87自由者在个人生活上有着纯粹的价值立场,同时在公共生活上秉持宽容的多元姿态。真正使人丧失自由的是完全相反的逻辑,即在个人生活上缺乏内在的原则,却在公共生活上要求单一的准则。自由者必固执,必知天命,必明白我之有限。更重要的是,自由者必深知别人同自己一样固执、一样有天命,一样有限。
88先有疑问,再有信仰;先去寻找,方能寻见;唯有叩门,门才打开。千万不要因眼前的羁绊而停止思索。我们虽然平凡地活着,却是活在各种令人惊叹的奥秘当中。如果你眼中的世界就是那么平淡无奇,那你将永远体会不到其无尽的精彩;如果你眼中的生命就是那么波澜不惊,那你也永远感受不到其潜在的奇迹。
89信仰之前,人会走很多的路,但仍然是同样的路;信仰之后,人会走更多的路,而且是完全不同的路。没有信仰的路上,也许是一帆风顺;有了信仰的路上,却可能不断跌倒。天有多高,深渊就有多深;面临的信仰越绝对,经受的考验就越危险。信仰以击败人的一切自满为起点,但又以容纳人的一切软弱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