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军谈童话创作:童话的“画面”和“色彩”

(2009-07-13 07:49:20)
标签:

原创

童话

创作体会

心得

杂谈

分类: 野军相关资料

 

 

   童话的“画面”和“色彩”

 

                                               

 

把故事安排在美的环境中,如“青山绿水”、“湖畔林间”、“花丛草地”之中,通过抒情的散文笔法,对美好环境的描写,不但能抒发情感,而且能增添作品的色彩。一篇童话美的童话,它必然是意和形都是美的,内涵和外在都需要有色彩,有画面。因此,我在创作时,特别注意故事的画面和色彩,也许是我曾经搞过美术创作的缘故吧。我觉得,童话,无论是抒情型的,还是幽默、热闹型的,都应该首先考虑它的画面和色彩。那种缺少画面感的,对场景描绘少,而只有对话的作品,故事往往是平淡的,不够生动的。在构思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就开始“过电影”,把要表现的内容组合成一幅幅活动的、多变的、有色彩的画面,然后写成一篇文字。所以,我的童话发表后,又以图画脚本的形式发表,这是因为我的作品一般篇幅短小,画面感比较强,场景变化多,只要把整篇作品的文字,分割成若干条脚本,就可以让画家配画了,而且画面的色彩感也比较强。有时,我反过来先以图画脚本的形式发表,然后再充实改写成篇,保持着原来的画面和色彩。

我从小生长在浙江一个偏僻的乡村,那里依山傍水,四周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幼年的我,常常光着脚板,跟着比我大七八岁的四叔去山坡上放牛,到荷塘里采菱、挖藕……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玩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曲曲折折的荷塘,吐着缕缕清香的荷花,那漂浮在水面上的片片菱叶……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一幅幅难以抹去的美好图画。直到现在,当我伏案构思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那时的情景。童话《荷叶船》的创作,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再现。

这篇童话采用抒情散文的笔法,从写景入手:“湖水清清,荷花朵朵,一片红艳艳”。接着转向湖畔,绿茵茵的草地,一群白鹅,一个穿花衣裳的小女孩……以求用淡淡的色彩来描绘一幅和谐的水彩画。然后,把镜头移向湖中:“小船‘呜吱、呜吱’钻进了荷花丛中,一群鱼儿跟着船儿游,好象迎接客人。一只螃蟹爬上荷梗,好奇地瞧着……”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动与静的结合,渲染了童话的意境,产生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如闻的感受。

“童话应该反映孩子的心声、他们的理想和希望。孩子们爱美、爱美的环境,我们的童话就应该写得美,写美的环境。”(洪汛涛:环保童话集《绿太阳》序)

童话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安排了采菱、挖藕的情节,写出了小男孩的调皮,小女孩的担心,两个孩子之间的友情,达到了写人的目的。因此,写景也是写情,而这些都是通过一幅幅美丽清新的画面和色彩来表现的。

童话的结尾,点明的主题:“小船划走了。小女孩突然惊奇地看到:一只小青蛙划着一张荷叶做的船儿,朝那荷花丛里划去、划去……”这又是一幅朦胧的图画。上面的所有画面和色彩,一刹那都凝聚在这里,凝聚在刚才那只幻化成小男孩的小青蛙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