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轶群老师《怎样写得浅》摘编(一)

(2009-07-03 15:42:30)
标签:

经典理论

幼儿文学创作

野军摘编

杂谈

分类: 评论和杂谈

 

   怎样写得浅 (一)

                                     

                                        方轶群

 

为学龄前和刚入学的儿童写作,常常被怎样才能写得浅近,适合他们阅读的问题,煞费苦心,踌躇着不能落笔。其实,这早是熟悉不熟悉幼儿生活的问题,熟悉了,也就没有什么难处。我想只要注意下述一些方面,写作时,便能基本上掌握幼儿读物的文字深浅程度了。

 

一、           造句平易,句子短小简单

 

    给幼儿自己阅读的读物,(或者由大人念给他们听),每句最好五六字,至多不超过十字,个别长句可达十五字左右。例如:“可是,台湾可口乐糖厂的童工阿香还没醒。”可以改成:“可是阿香还没醒,她是台湾一家糖厂的童工。”“又困又饿的阿香,”改成“阿香又困又饿,”“工头连踢带打地把阿根推出了大门”的“地”字,改为逗号(一句改成两句)。等等。

   

我们在给幼儿的读物中,力求不写长句,句子要简短,如:  “因为铁的东西传热要比木头的东西传得快。”这句达十八字之多。一望而知,两个“的东西”,共六字,是可以不要的。此外,如果把句子改成这样:“因为铁比木头传热快。”

那么,十八字的句子,只剩九字了。

    写出了长句,把它删削改短。改短,无非删去可省略的,不必要的字和词,做到“字去意留”。即字虽删而仍保留原来的主要意思。下面试举一例:

 

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不相识的男子。

 

改成:“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老伯伯。”十五字缩成了七字。因为五十多岁的男子可以称为老伯伯,用“老伯伯’三字来代替了。“不相识的”四字,在语意中已经表达。如果是相识的就不会称为“一位老伯伯”,而是说还有“张伯伯”或者“李伯伯”。

    这样改动之后,不但句子短小了,而且避免了“老气横秋”。庶几接近儿童口吻。   

  

我们为幼儿写作,要考虑怎样写才能说得最简练、最明确、最优美、最浅显、最适宜给幼儿阅读,恰到好处。  

 

好在幼儿读物字数不多,几十字,几百字,至多二三千字,可以逐字逐句来推敲琢磨。比喻吃东西,细细咀嚼,每字每句辨辨味道,读下去不顺口、有疙瘩的,用字遣词不妥帖、太艰深的,以及感觉多余或意有未尽的,予以删削、增添、调换,直到满意为止。例如下面几个句子:

 

     他们的身体就变成了两座山。(删“的身体”三字。)   

    小花猪和小白兔的对话,全叫老水牛听到了。(删“对”宇。)

    他们为了不使船上的人发生怀疑。(删“发生”两字。)

全城的青壮年都到前方打仗去了,城里只有一些老人,小孩和妇女。

 

 前句可改成:“青壮年都打仗去了,”因为后句有“城里只有”四字,可见全城已没有青壮年,“全城的’三字可删。又因为“打仗”总要“到前方”去,“到前方”三字可省略。改后的句子是:“青壮年都打仗去了,城里只有老人、小孩和妇女。”

 

“北屋的齐爷爷开始咳嗽起来了。”

 

改成:“北屋里,齐爷爷咳嗽起来了。”“开始”两字删去,因为“起来了”三字就有本来不咳嗽,被“大喊大叫”吵醒后,开始咳嗽的意思。“北屋的”三字,指明齐爷爷所在地点,改成“北屋里”,效果依旧,而加进一逗号,一句分成两句,句子短小了。   

当然,我们反对为了达到“句子短,字数少’的目的,一味删削,以至把文字删削得毫无血肉,干巴枯燥,或是缺少主谓语等等,造成语法混乱谬误。  

 

    幼儿读物的语句简短,要能突出语气,语气如能表达出来,语句必然简短。例如:

   

早晨,小花猫醒来了。妈妈给小花猫穿衣服,小花猫说:“我不穿! ”奶奶叫小花猫吃早饭,小花猫说:“我不吃!”哥哥教小花猫跳高,小花猫说,“我不跳!”姐姐教小花猫抓老鼠,小花猫说:“我不抓!”爸爸教小花猫爬树,小花猫只好学着爬。

   

前面小花猫说了四个“我不……”,说明小花猫是很“任性”的。后来小花猫“只好”学着爬,“只好”两字说明小花猫不敢执拗爸爸。

    我前文说的“推敲琢磨,细嚼辨味”,除了润饰语句外,也能够达到突出语气的要求。

句子短小简单并非即是浅近,还有用字遣词等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