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汛涛论童话(三)
(2009-07-02 19:35:23)
标签:
经典理论座右铭野军摘录杂谈 |
分类: 评论和杂谈 |
童话的幻想,从来没有也不需要去想明天、后天,会不会成为事实。
并且,可以反过来说,凡是明天、后天,能成为事实的,就不是童话的幻想,自然就不是童话。
这是童话和非童话的重要区别。
我给童话找出一个公式,是“真→假→真”。就是说,童话从“真”的生活出发,通过“假”的幻想处理,来反映“真”的生活。
借替、假定、夸张,是童话的三种表现手法。
有不少作品,三种手法交错、综合在一起运用。也有不少作品,是其中两种手法交错、综合运用的。自然,也有不少作品,是运用其中一种手法的。
但是,不论三种一起运用,两种一起运用,往往其中一种作为主要的。
假定,是生活中的不存在,是按照生活的推理虚构的。
夸张,是生活中并不如此,是在生活基础上放大。
假定和夸张,虽有量的不同,更主要是质的不同。
如果童话只有假定的手法,那会使童话走向魔幻小说的道路。
如果童话只有夸张的手法,那会使童话走向讽刺小说的道路。
如果童话只有借替的手法,那会使童话走向动物小说的道路。
请读者不要一看到童话,就去猜度:这狗代表什么,这猫代表什么,这狼代表什么,这虎代表什么……
如果童话里,以这个代替什么,以那个影射什么,应该是童话的悲哀,童话作家的低能。
童话的手法,什么拟人体,超人体,什么常人体,都离不开一个“人”字。
拟人化的童话里,被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其它物,必须具备两个性:
一个是“物”性。
一个是“人”性。
缺一皆不可。
如若一篇童话作品,把鸡、狗、兔、猫换成人,就是一篇生活故事,这怎么是算童话呢?
写神仙鬼怪吗,是写人。
写动物、植物,都是写人。
但是,它决不是人披着神仙鬼怪、动物、植物的外衣。
它既是人,又是神仙鬼怪、动物、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