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2009-09-03 22:12:34)
标签:

文物

少数民族

文物基地

博物馆

民间组织

文化

国庆

分类: 百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将开展文物和“非遗”调查工作

                                中国民族报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获悉,该协会将在今年开展少数民族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包括:认真学习《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意见》,积极发挥社团组织在民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族文物保护领域的作用,把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物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强少数民族文物调查研究工作,做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相关课题的交流、参谋和咨询工作,有计划地出版一批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文物科研成果的专著和普及读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筹办少数民族博物馆,鼓励地方、学校和社区创办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各类中、小型博物馆和文物陈列室;积极进行少数民族文物的展出活动;深入开展保护少数民族文物的宣传,普及少数民族文物知识;举办短期培训班,与综合性大学、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合作,培养少数民族文物专业人员;筹备设立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专项基金。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据悉,该协会已于4月在北京牛街回民小学设立了全国第一家青少年民族文物教育基地;正式授予呼和浩特市泰和博物馆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基地称号,并在该基地举办了蒙元时代多元文化与艺术展。另外,正在筹备中的工作包括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共和国献礼”为主题的首届满族文化藏品展,以及《满族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年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民族文物纪念册》等民族历史文物的出版编撰工作。                            (王婧姝)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正式授予呼和浩特市泰和博物馆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基地称号,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被授予此称号的民间博物馆。 
 

    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既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近现代少数民族文物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近现代少数民族文物的抢救和保护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近现代少数民族文物大量流失而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的现状跟不上工作的需要,理论研究及基础工作相对滞后,经费投入偏少等。目前,这种情况日趋严重,许多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机现代少数民族建筑濒临毁灭,许多数年前、数十年前一些民族尚在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正在迅速消失而未能及时征集保存,许多具有艺术价值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大量流失,等等。据我们了解:我国仡佬族历史最悠久、最完整的一套服装被法国人买走。在英国一个小镇的博物馆里,展出了400多件藏族的唐卡,其中不乏元、明、清三代的珍品。另外普遍还存在苗族、满族、彝族等民族服饰大量流失海外的令人痛心的现象。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物一般都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文物的被破坏、流失、消失、灭绝等现象十分严重。因此,组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民间组织,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物,传承民族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是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个成熟的民族文物保护体系,缺少了民间组织的参与将是不可想象的。民间组织是处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中间社会组织,是实现公众对文物保护参与的中介。它可以充分发挥其协调联络优势,推动文物保护从动员型参与走向自主型参与、非组织参与走向组织参与、非制度化参与走向制度化参与。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泰和博物馆是一家民间文物博物馆,收藏辽金、蒙元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器、宗教器皿、瓷器、民族用品用具等历代少数民族文物近四千件。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开展文物调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