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9月10日像一剂催情的针剂,目光一接触到这个字眼,一股浓浓的校园情愫便开始在心中激荡,想起了校园花丛中的月季,想起了一个个亲如兄弟姐妹的同窗校友,想起了徘徊在教室讲台上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声声的教诲如同离别家乡时父母的叮咛一般亲切一般深刻,那个时候没有昂贵的礼物,一声不经意的问候也许就是一份最深情的祝福,一张贺卡一篇日记就可以将所有的真情容纳,那个时候的校园天很蓝,那个时候的师生情很纯很浓,那个时候的教师节最美丽……
又一个教师节快到了,部分学生家长这几天又开始忙活了,为给孩子调座位或者当个班级“小组长”,借“教师节”之际正忙着想尽办法给老师送礼通融一下关系,给本来很神圣很纯洁的“教师节”蒙上了一层灰。
曾几何时,商业化的污染和世俗的风雨开始侵蚀校园,校园那份曾经的美丽和纯真开始被剥蚀的面目全非,厚厚的包装纸裹起了所有的尊严,也裹起了所有的善良和纯真,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这些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把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初衷远远地相背离了。"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良好校园气氛开始有所变味。
刚开学,孩子座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听讲效果,以前班级排座位都是按照大小个子排列,这几年可变了样,听说是按照学习成绩等进行排列的,望子成龙的父母开始考虑孩子的课堂情况来,真恨不得亲自去做孩子的陪读。更有部分家长可能是自身当惯了领导,竟费起心思帮孩子“买官”来,尽管是班级的一些小组长之类的虚名,但至少满足了家长那颗虚荣之心。“教师节”成为学生和家长同老师交流感情的一个绝好的机会,给老师送不送礼,送多还是送少?开始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比较头疼的事情。一番权衡之后,“尊师重教”的美好传统开始出现了颠覆,各式各样的送礼门道开始对准了校园。众商家开始幸灾乐祸,费尽心机地打出一系列的“教师节优惠”口号,把“节日经济”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被商家揩了油的家长们终于挺不住地发出“祝福的代价越来越昂贵”的叹息!
教师节是对师德的一次检验,在同世俗的这场斗争中有的学校终于打破了沉默,发出“教师节不收礼”的倡议,这个倡议真是鼓舞人心呀!莫让物质化礼物亵渎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其实学生的崇敬、社会的美誉才是送给老师们的最好礼物!部分学校的这个口号,重新唤起了人们内心对教师的那份敬重,也重新唤醒了师生之间那份纯洁的情意,让夕日的校园重新变的清纯美丽起来。
又一个教师节快到了,部分学生家长这几天又开始忙活了,为给孩子调座位或者当个班级“小组长”,借“教师节”之际正忙着想尽办法给老师送礼通融一下关系,给本来很神圣很纯洁的“教师节”蒙上了一层灰。
曾几何时,商业化的污染和世俗的风雨开始侵蚀校园,校园那份曾经的美丽和纯真开始被剥蚀的面目全非,厚厚的包装纸裹起了所有的尊严,也裹起了所有的善良和纯真,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这些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把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初衷远远地相背离了。"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良好校园气氛开始有所变味。
刚开学,孩子座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听讲效果,以前班级排座位都是按照大小个子排列,这几年可变了样,听说是按照学习成绩等进行排列的,望子成龙的父母开始考虑孩子的课堂情况来,真恨不得亲自去做孩子的陪读。更有部分家长可能是自身当惯了领导,竟费起心思帮孩子“买官”来,尽管是班级的一些小组长之类的虚名,但至少满足了家长那颗虚荣之心。“教师节”成为学生和家长同老师交流感情的一个绝好的机会,给老师送不送礼,送多还是送少?开始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比较头疼的事情。一番权衡之后,“尊师重教”的美好传统开始出现了颠覆,各式各样的送礼门道开始对准了校园。众商家开始幸灾乐祸,费尽心机地打出一系列的“教师节优惠”口号,把“节日经济”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被商家揩了油的家长们终于挺不住地发出“祝福的代价越来越昂贵”的叹息!
教师节是对师德的一次检验
前一篇:一枝一叶总关情
后一篇:只有14名学生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