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05-12-29 16:38:33)
分类: 散文
                         感受王飞散文

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人,有一种人,一相识就一见如故。王飞就是这种人。
同王飞认识很久,有五个年头吧。我俩曾经同在一家周报社共事过。王飞给人的感觉是很豪爽,也很勤奋。
那时我俩租住的房子是邻居,于是我和王飞便一起在夏日的晚间,到楼房顶纳凉、谈心。一起到市中心广场的自乐班旁听秦腔。看着其他同龄人潇洒地与女孩子勾肩搭背的亲密样子,王飞常叹息地说,如今社会像我们这样怀着一腔热情和对新闻事业无限热爱,而埋头干事业的年轻人不多。从王飞说话的语气中,我能感觉到他对事业那份坚定的信心和坚韧的毅力。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王飞离开了渭南,找到了一个更能展示自己才华的理想舞台。在那里王飞找到了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安静的归宿感,在心灵的安静中王飞思想的脚步和创造的双手,并没有安静下来,而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和突破中,收获着一篇又一篇的文字。
没有被世俗的风雨打湿自己的灵魂,没有被尘世的风烟迷失自己前进的脚步,王飞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而高尚的心灵。五年前是这样,五年后亦然。这是王飞用自己的作品告诉我的。
也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姿态,五年来,王飞在写作的道路上收获颇丰,作品在国内屡获大奖,许多作品被国内多家报刊转载,入选多种文集。
王飞散文作品在写作的技法和语言的锤炼驾驭上,开始有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由于俩人关系密切,王飞早先的很多作品我都是第一位读者,所以读完王飞五年之后创作的散文后,我感触颇深。
王飞散文的语言越来越精练,并趋于成熟。语言风格是散文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说杂文的语言像酒,辛辣而暴烈,那么散文的语言就是茶,清新而隽永。王飞的散文语言,就如同茶水一般,细细品味会感觉到一股浓浓的韵味。不论是《镜照寺》、《法门寺》、《丰德寺》、《月色撩人》等作品里的写景状物,还是《擦肩而过》、《人间三月天》、《记忆里的底色》等篇章里的叙事抒情,语言风格都极具个性化,艺术味十足,颇有玩味。作品的语言生活气息浓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犹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清风,让人倍感温馨,又如冬日里的阵阵暖流,让人顿感暖意融融。
通过王飞独具个性的语言,能感受到一股久违的真情,大到整个篇章,小到个别字眼,可用“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形容。在当今这个一切都追求表象,一切都敷衍于世的社会,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王飞是在用自己那一腔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对读者高度负责而又无限真诚的深情,来倾诉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在《婆》一文中,王飞用发自肺腑的声音抒发了对婆的一篇深情,读来感人颇深。《人间三月天》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乡村民俗及人文,衬托出了作者对祖辈的一片缱绻之情。还有《朋友》一文中,写出了父辈人之间的友情交往,同时也折射出作者本人对朋友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王飞的散文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立意新颖。如果说语言风格是散文的风采,抒情是散文的本质,那么立意就是散文的灵魂了。一篇散文有没有看点,关键要看散文的立意高不高,新不新。王飞的散文例如《舌尖上的莲花》、《陈道姑》等作品通过对佛教玄秘文化教化寓人的教义进行深入浅出地解析,溶入作者独特的思想观点,读来对当今世人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另外,王飞散文作品中对日常生活琐事及生活细节的描述,能反映出作者端正的思想态度和对生活深刻细致的洞察力。
从作品的立意上,不难看出王飞正趋于成熟的美学思想。正如作者在《我的散文观》中写到那样“散文唯真而美……散文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美文。叙事美、音乐美、诗意美、哲理美、人物美、语言美,应是我们在散文创作过程中时时加以关照和追求的方向。”还有《闲话蔬菜》、《雄鸡行天下》、《丑陋的蟾蜍》等文章,都有一个非常恰如其分的落笔点,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性和品位。
结构建筑是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飞的散文结构疏而不漏。这一点正如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着粉则太白,着朱则太赤”,整个文章的结构严谨恰到好处。看过很多王飞前期的作品,明显感觉结构处理不是很理想,客套话太多。后期的大部分作品里,这一缺陷从根本上消除了,整个作品的结构更加密切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王飞的散文还充分尊重读者对象的主体性,在“神散”的开放式散文结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王飞一直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过去是,现在尤是。这勤奋让他收获了成熟,获得了自信,也让他在散文创作的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作为故交,我写下以上文字来表明我对王飞散文的深切感受和我们长青的友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系洛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