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菜农“卖难”何必绕弯子

(2011-04-26 23:42:48)
标签:

体育馆

连锁超市

早市

拖拉机

蔬菜

分类: 吐鲠集

朱方清

有句老话说“活人不能给尿憋死!”而今春各地菜农大有被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憋疯”之势。2分钱1斤的大白菜,8分钱1斤的卷心菜,1角钱1斤的芹菜,恁贱都卖不出去,甚至白给都没人要,“拖拉机碾菜当肥料”、“菜农碾菜喂猪”、“农民血本无归欲哭无泪”之类的新闻铺天盖地,让人心里透不过气来。

而在另一边,城里的菜价却依然“坚挺”,同类的青菜动辄一两块,两三块一斤,是农村“地头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在这种极端畸形的市场形势下,各路专家、官方竞相抛出不少貌似合理的“高论”与“良方”,其中颇有代表性的“高论”是说:如今农民还是太糊涂,只顾低头种地,种啥一窝风,造成某些品种供大于求市场过剩;开出的典型性“良方”则是:发动政府组织作用,协调搞好农贸对接,以疏通中间环节减少农民损失。商务部26日还再度发出通知,部署开展“紧急救助”行动,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组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召开产销对接会,直接采购“卖难”蔬菜,云云。

泱泱大国,食口众多,丰产减收,变幻莫恻,要求农民伯伯精细到让全国偌大个“菜蓝子”四平八稳,总是供给平衡,是不现实的;虽然政府引导、合作社信息把关等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某些农产品出现一时的充盈或短缺,带来供需的冲突波动,当是一种常态,断然避免不了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农民去解决,以实现丰收不成灾,减产不欠收。正如城里也会经常闹些“油荒”、“电荒”、“燃气荒”却不能完全归咎于生产供给方“糊涂”一样,惟有抓紧拿出好招度过难关才是上策。

于是说到官方推出的缓解菜农卖难的“妙招”,实在是在那里绕弯子,恐怕很难解除农民的“急渴”。为什么呢?从相关新闻资料可以看出,一是时间急迫,青菜季节性强,生长周期短,许多地方农民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不贻误下一茬耕种,已经下手碾菜了,等你官方又是开会,又是发文件,还兴师动众搞什么“对接”,怕是真的“黄花菜都凉了”;二是城乡两头严重倒挂的菜价已经分明显现出,“卖难”的症结正是批发、储运、包装、零售等中间环节盘剥太多,人为抬高了流通成本,使得原本可以更多送到城市餐桌的蔬菜出现了“中梗阻”,抑制了居民消费。因此,官方如果不跳出固有的城乡蔬菜供给模式,一味拘泥于批发商、大型超市的老套路,中间成本仍然降不下来,这将如何能解农民的燃眉之急?

这便想起若干年前,各地各种早市、大集、街边摊贩犹如星罗棋布,人们买菜方便,卖家无不欢喜。可是随着一个个“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等时髦噱头的兴起,早市驱散了,摊贩赶跑了,取而代之的是凶神恶煞的城管放哨站岗,大显威风。街道固然是“干净”、“整洁”了,而农民被彻底取消了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直接处置的权利,市民们也只好走进所谓的大型连锁超市任凭宰割。

当然,我这里也无意、更无力改变城市决策者暨定的方针,只是想说,救急如救火,患难见真功。日本受灾的国民已然住进市政厅、体育馆了,我们的大批的菜农丰收受灾,政府何须继续矜持,何必绕那么多弯子——在城里给他们一方自我救赎的空间吧,抓紧恢复早市,开辟临时农贸市场,允许农民直接进城卖菜,不管他是挑担的,赶毛驴车的,开拖拉机的,还是合伙包大货的,发集装箱的,一律绿灯,同时给城管全部放假,哪怕只是暂时的——你看广大农民兄弟还会“卖难”不?

 

“七年买套房”与望梅止渴

维稳官员自杀前受到哪些折磨?

《牵手》遭禁祸首竟是陈水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