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娱乐广电总局传言黄维德文化 |
分类: 散漫集 |
朱方清
近日,有网友爆出,广电总局召集部分省级电视台开会时,严厉批评了《道德底线》。《道德底线》由一个离奇的“上错床”故事开头,由许声亮先生著名小说《妇道》改编,是完全有真人真事依据的故事。广电总局担心,由于剧情太过离奇、空洞,这样一部电视剧的播出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导致青海卫视花儿剧场的开播大剧被迫临阵更换为《燃烧的玫瑰》。(5月30日新浪网娱乐)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青海卫视电视剧定制部。“我们在正式开播前10天,就已确定开播剧为《燃烧的玫瑰》。至于《道德底线》,我们曾经确实考虑过,仅此而已。”显然,电视剧定制部负责人的轻描淡写似乎带着一丝无奈,并对广电总局是否下死命令禁播《道德底线》等问题没有给予正面回复。
这仅仅是近段时间以来遭遇“封杀”传言的众多卫视节目中的一例。在此之前,《快乐男声》参赛选手刘著传言因其“伪娘”的特殊身份不符合主流文化,与广电总局要求选秀节目一定要体现社会主流声音的宗旨相违背,因此遭到封杀,湖南卫视为确保其选秀品牌,不得不“忍痛割爱”,让“伪娘”刘著提前出局,止步全国300强;江苏卫视的新节目《密室疗伤》在播出两期后,第三期没能如期与观众见面,有消息称,因为该节目画面残忍、情节压抑,容易引发观众不良反应,从而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养生专家”张悟本遭遇质疑和曝光后,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更有论坛网友称获得内部消息,《百科全说》节目已被广电总局封杀,下月停播。
而就在5月上旬,台湾艺人黄维德录制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节目突然被叫停,随后被传遭广电总局“禁令”封杀。与此同时,湖南卫视一名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国内各家电视台内部都有一份“禁令”名单,包括伊能静、汤唯、范冰冰、刘晓庆等艺人都在“封杀”之列。此说迅速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针对黄维德等艺人遭“禁令”封杀一说,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访问时给予了否认,该负责人表示,广电总局“禁令”只针对媒体,我们从来没有说要封杀艺人,我们只是要严禁媒体炒作,“有些电视节目为了抢眼球,用迎合低级趣味来提高收视率,对明星绯闻、丑闻进行大肆炒作,这是一种精神污染。而有些电视台甚至借此炒作以扩大影响,完全颠覆了社会公德和价值观念。”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有上述涉及电视节目的多个“封杀”传言爆发,这种频率在以往是十分少见的。而这些“传言”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起初都据网友曝料,电视台方面则一律否认并“辟谣”,但是节目或相关人员很快因“传言”而退出或者“隐身”,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让人非常纳闷,到底一个接一个的“封杀”传言是真是假,相关电视栏目在引起公众不小争议的同时,存不存在所谓低俗和越界的问题?广电总局对这类问题究竟持何态度?
其实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些疑问如果没有明晰答案,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封杀”传言频出,观众一头雾水难辨真假;电视台方面自说自话,忙于不断“辟谣”;广电总局则给人要么管理缺位、要么“暗箱操作”的嫌疑。而这些综合起来受害最大的是观众。本来就是被动收看节目,结果还经常被嗄然而止的节目弄得莫名其妙,或者被“传言”牵着鼻子走,分不清就里。这无疑会影响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甚至对电视台产生信用危机。
电视台作为传播精神产品的公共平台,每个环节都应严谨周密,不可搞模糊战术。对于封杀传言,如果是真就应说清来龙去脉,勇于承担责任,切不可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小家子气。如果传言失实,也要来出事实依据据理力争,打消观众的疑虑。广电部门则应严格按章办事,要管就管得理直气壮,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打招呼,私底下搞小动作,发现问题不敢较真,以致于外界信息极不对称,造成多方不解或误解的被动局面。“暗箱操作”的另一个害处是模糊了是非标准,加大了管理的随意性,必然给各个电视台提供不好的导向,使同类问题重复上演。
卫视节目封杀传言满天飞的乱象,可以休矣!
更多博文,欢迎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