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千年文脉的遗迹
标签:
太原董茹蒙山大佛风景日戳北齐杂谈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482)晋阳千年文脉的遗迹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每每感叹祖国的地大物博,风景如画却不能亲往,总会留有遗憾。而作为集邮者,却不会有这样的遗憾。因为集邮者都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总会用实寄封、明信片以及邮戳记录下自己的身临其境,到此一游,非常人所能及。就在今年的国庆节,太原本家老师寄给我一枚明信片,看得出本家老师没有出门,只在本地游走一番,却也留下了“到此一游”的证据。
看着邮戳上的董茹,感觉很陌生。这也不算大问题,毕竟全国2000多个城市中,能被人记住的,也就是自己很熟悉的名字能被记住,其余的城市估计很多人连名字都不曾听过。就像这个董茹,此前就不曾听说过,还是收到了本家老师的实寄封后,材质带这个地方,并且从邮戳上还知道这里有一座蒙山大佛。因为实寄封上销邮资的使用了“蒙山大佛”风景日戳。
董茹在太原市西南郊的群山与川原之间,与蒙山大佛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吕梁山东翼的余脉之上。这里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与人文积淀,成为蒙山大佛千年传承的天然守护;蒙山大佛则以世界最早大型摩崖石刻的恢弘气象,为董茹地域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基因。二者相依相存,跨越十四个世纪的风霜,共同书写了晋阳大地佛教文化的辉煌篇章,见证了太原从北齐别都到现代都市的历史变迁,成为承载山西乃至中国北方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董茹地处太原市西南十余公里处,东依晋阳湖,西临太行公路,北接罗城古镇,南望晋源新城,处于吕梁山脉与汾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形胜之地。这片被称为“晋阳湖畔一颗明珠”的土地,不仅拥有四百六十亩肥沃耕地,盛产蔬菜、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更因紧邻蒙山宗教文化核心区,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农桑为基,佛文化为魂”的地域特质。
董茹的历史可追溯至久远的古代,民国八年日军测绘地图中便清晰标注了“董如”(董茹旧称)与“大佛寺”相邻的地理格局,印证了这片土地与佛教文化的早期渊源。作为城郊型聚落,董茹的发展始终与晋阳古城的兴衰紧密相连。北齐时期,晋阳作为王朝别都,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董茹凭借紧邻蒙山的地理优势,成为开凿蒙山大佛工程的重要后勤保障区域,工匠往来、物资转运皆经此而过,为地域发展注入了早期活力。
蒙山大佛,古称“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董茹以西的蒙山北峰,始凿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历经北齐五代帝王,至天统五年(公元576年)竣工,历时二十五载方成正果
。这一浩大工程的诞生,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北齐统治者奉佛教为国教,文宣帝高洋父子笃信佛法,将晋阳作为佛教文化建设的核心区域,倾国力雕凿石窟佛像,以彰显王朝威仪与宗教虔诚。大佛开凿之时,场面极为恢弘,形成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独特格局。
作为世界现存凿成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大型摩崖石刻佛像,蒙山大佛通高63米(按唐代度量衡“高二百尺”换算),比四川乐山大佛早开凿162年,比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其规模在古代佛像中首屈一指。佛像结跏趺坐,双手施禅定印,厚胛肥肩,身形壮硕,尽显北朝造像的雄浑气魄,衣纹洗练流畅,虽历经千年风化仍可辨识其古朴神韵,是中国北朝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在历代王朝的更迭中历经兴废,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起伏变迁。
晚唐至五代时期,大佛历经两次重大修缮。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唐武宗灭佛导致佛阁毁废,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佛阁。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北平王刘知远再次重修,将佛阁命名为“庄严阁”,阁高五层,共一百三十间,规模空前,使大佛再度焕发生机
。宋代以后,晋阳古城被火烧水淹,大佛虽遭一定损坏,但仍保持着基本形制,成为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元末战乱中,大佛遭遇重创,佛阁被焚毁,佛首崩塌遗失,佛身逐渐被沙砾、杂草掩埋,从此湮没于群山之中长达六百年之久。
1983年,太原市开展地名普查工作,文化馆工作人员在董茹以西的蒙山深处意外发现了这尊湮没已久的大佛遗迹。此时的大佛仅存颈部以下残躯,虽历经风霜剥蚀,但其雄伟的体量仍令人震撼
。这一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与文化界,蒙山大佛作为北齐佛教艺术的珍贵遗存,其保护与修复工作被提上日程。太原市晋源启动蒙山大佛全面保护与开发工程,修复团队参考太原地区出土的北齐佛像特征,结合古籍记载与佛像身体比例,重塑了佛首,对佛身进行了加固处理,修补了风化严重的岩体,清理了周边的堆积物,使大佛恢复了完整的形制。
蒙山大佛并非孤立的文化遗存,在董茹地域周边,形成了以大佛为核心,包括开化寺、连理塔、铁佛殿、塔林等在内的庞大佛教文化集群,共同构成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的文化景观体系,展现了从东汉至唐宋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发展。太远邮政也顺应需求,用邮政的方式推介蒙山大佛,于是这尊北齐的大佛也就被刻进了风景日戳中,于是我也就从本家老师寄给我的实寄封上知道了这尊大佛,感谢本家老师寄给我的实寄封。
前一篇:松江“浦江之首”风景日戳
后一篇:楚雄有“福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