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朱雀衔环杯的风采

(2025-11-06 08:09:10)
标签:

中山靖王墓文物

铜朱雀衔环杯

河北博物院

邮资机宣传戳

大汉绝唱

杂谈

分类: 闻锺记邮
铜朱雀衔环杯的风采
邢台风景·清风楼

聞鍾記郵(5477)铜朱雀衔环杯的风采
今天早上坐公交车上班的路上,偶然刷到了河北博物院的短视频铜朱雀衔环杯。忽然想起了石家庄万国老师9月18日寄给我的一枚实寄封上,石家庄邮政就把这件由河北博物院馆藏的西汉错金铜朱雀衔环杯设计到了邮资机宣传戳上,这件衔环杯占据了邮戳的大部分面积,配以“铜朱雀衔环杯”文字,令人爱不释手。去过多次省博,早先对这件国宝没有深刻印象,自从2000在《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上看到之后,以前的模糊印象也就逐渐清晰了。
这件衔环杯通高只有25.2厘米的西汉珍品,如今就静静矗立在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的核心位置,这是大汉文明的璀璨瑰宝 中山靖王墓的艺术华章。以朱雀为魂、以铜器为骨,错金的流光与绿松石的幽翠交相辉映,将大汉王朝的雍容气度与精湛技艺凝于一体。出土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铜朱雀衔环杯,作为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不仅是汉代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更承载着西汉贵族的生活美学、精神信仰与时代气象,为我们叩问两千多年前的文明密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
铜朱雀衔环杯为西汉中期制品,整体由朱雀、衔环、杯体、虎形足四部分构成,造型巧妙,比例协调,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朱雀作为器物的核心装饰与承重结构,居于杯体上方,姿态昂扬挺拔。其头部微昂,双眼圆睁,喙部衔一可活动的玉环,环径3.6厘米,玉环光洁圆润,与朱雀的灵动形成动静呼应。朱雀双翼展翅欲飞,羽翼分层清晰,每一片羽毛都通过细腻的錾刻与错金工艺勾勒,金线细如发丝,填嵌精准,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能看见羽翼振颤的瞬间。
朱雀的胸腹部分与杯体无缝衔接,杯体为圆形,直壁深腹,口沿微敞,杯身外侧以细密的错金云纹为地,间杂镶嵌圆形、菱形的绿松石,绿松石色泽饱满,与错金的金黄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华贵而不失典雅。杯体下方,四只虎形足对称分布,支撑起整个器物。虎身匍匐,虎头低垂,双目圆瞪,獠牙外露,肌肉线条通过錾刻工艺刻画得遒劲有力,既展现出猛虎的威严气势,又巧妙地将重力均匀传导至底部,使器物稳稳当当。朱雀的灵动与猛虎的雄健形成鲜明对比,一上一下、一灵一猛,构成了“凤虎相济”的独特视觉效果,既平衡了器物的重心,又赋予了作品丰富的象征内涵。
器物整体采用青铜铸造、错金、镶嵌绿松石等多种工艺结合而成。错金工艺(即将金丝嵌入器物表面的凹槽后打磨光滑)的运用堪称极致,从朱雀的羽翼、尾羽到杯身的云纹,金线与青铜底色完美融合,历经两千余年依然清晰规整,无一处脱落;绿松石镶嵌则精准无误,每一块镶嵌物都与凹槽严丝合缝,体现了汉代工匠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经考古检测,这件器物的青铜合金比例科学,铜、锡、铅的配比既保证了器物的硬度,又兼顾了铸造的流动性,展现了西汉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 
这件铜朱雀衔环杯出土于满城汉墓,这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合葬墓,依山为陵,未设棺椁,而是以“金缕玉衣”作为殓服,这是汉代最高等级的丧葬礼仪,除金缕玉衣外,墓葬中还出土了各类文物1万余件,涵盖青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陶器、丝织品等多个品类,其中不乏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铜壶等国宝级文物,而铜朱雀衔环杯便是从刘胜墓的中室出土。浙西文物不仅填补了西汉中期考古的诸多空白,更以其丰富的随葬品直观展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风貌与手工业水平,而铜朱雀衔环杯作为其中的艺术精品,无疑是这场考古发现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2000年《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发行的时候,保定邮政就在“直隶总督署”举办了盛大的邮票首发式。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去易县一趟,熟料天降大雨,只好作罢,再加上保定的同事也在劝,与其去易县不如去省博,因为中山靖王墓中的精品都珍藏在石家庄,5年前省第五届集邮展览在省博举办的时候,就把这里的宝贝都看过了。只可惜当年太年轻,很多事情不明就里而已。如今无论何时去省城,都会抽出时间去省博,不为别的,只为能看一眼铜朱雀衔环杯 这些国宝。
铜朱雀衔环杯是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的核心展品之一,博物院通过精心的陈列设计,采用适宜的灯光、背景与说明文字,全方位展现器物的造型之美、工艺之精与文化之深。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博物院推出了文物三维模型、线上展览、科普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欣赏这件国宝的细节。此外,铜朱雀衔环杯还多次代表河北博物院参与国内外的文物交流展览,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魅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对于观众而言,通过欣赏铜朱雀衔环杯,能够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铜朱雀衔环杯所承载的工艺精神、审美追求与文化内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不竭的灵感与动力。这件来自西汉中山靖王墓的青铜瑰宝,以其奇绝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内涵,成为西汉文明的缩影。它既是汉代手工业者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也是西汉贵族生活风貌与精神信仰的直观体现,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如今,它静静伫立在河北博物院的展厅中,跨越两千余年的时光,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凝视这件文物,仿佛能看见西汉工匠在灯下精雕细琢的身影,能感受到中山靖王宴饮时的雍容气度,能触摸到那个时代雄浑大气的精神脉搏。 在当下,不仅要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其蕴含的工艺精神与审美追求。铜朱雀衔环杯所承载的文明密码,将继续指引我们探索历史、传承文化、开创未来,让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虽然离石家庄不远,但不是时时刻刻地看到这些宝贝,感谢石家庄邮政,将国宝放在邮戳中,足不出户,时刻欣赏。虽不及实物精致,也在时时提醒人们,不要盲目羡慕别人,中国有属于中国文明轨迹。
再次感谢万国老师。信封上还有一枚当下很流行的文化日戳,主题就是“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铜朱雀衔环杯的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