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用曹雪芹的话说,晴雯是一个“真女儿”,书里的几个“真女性”,有晴雯黛玉,龄官也是一个,她只喜欢贾蔷,不喜欢别的男性,连贾宝玉也不放在眼里,弄得宝玉讪讪的,不再自以为万人迷,始知人生自有分定。晴雯跟宝玉之间的关系不及男女之事,没有涉及到男女之情,当然她是有一些痴心妄想的,跟彩霞差不多的想法,但是没有像袭人那样积极进取,采取措施。她的想法就像金钏儿说的那句话,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是你的还是你的。但实际上最后还是鸡飞蛋打,一场空。晴雯是按曹雪芹本人的审美理念,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物。曹雪芹提倡真性情,宝钗在书里批为“假”,她是凡心炽热的一个人,所以要服用冷香丸,;又有各种道学包裹禁锢生命的火热力量,所以要姓薛,意味她是外如冰雪内心炽热。湘云、探春、袭人,她们无不以宝钗为模范。她们无不道貌岸然,并且以宝玉的正途,即所谓经济仕途出身为念,而黛玉和晴雯是不管这些的,既不关心道学道统,也不关心仕途经济,基本上是“为了我的心”而生活,以“为了我的心”应对生活。晴雯在书里面当然是小人物,但是我们还原在生活场景中,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读小说的时候会觉得,晴雯说话可能不讨人喜欢。但是你把她的场景还原后,她是怡红院第一美人的角度,就可以理解她所有的言行。她是宝玉心尖上的人,她的地位仅次于黛玉,黛玉是贾宝玉心爱的人,晴雯是贾宝玉比较珍惜的人。他对她也没有男女之心,他是比较珍惜她的。袭人也看出了他们的关系,看出了他们真诚交往关系的本质。晴雯在《红楼梦》的故事中,她是结构性的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还有人奇怪说,为什么高颚续书的时候,或者曹雪芹在后面的时候,一下子把晴雯写死了,他们觉得不能接受。但是晴雯之死在《红楼梦》里是一个结构性的转折点。她可以说是贾宝玉不能承受之轻,她确实是非常渺小的,对贾府来说只是一个丫头。贾宝玉不能承受之轻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他私人感情上,非常珍惜她,这个人非常漂亮,非常美,但是她被毁灭了,他痛心。另一方面,不能承受的是后果。在金钏儿死的时候,激起了非常大的风波,因为宝玉年龄小,所以贾政把他打了一顿,也就完事了。到晴雯之死时,宝玉已经成年,大观园外面的闲话非常多,王夫人还是用以前撵走金钏儿的方法,非常刚愎自用地处理晴雯的事情。
王夫人为什么一定要把晴雯撵走?有人说她尖刻得罪人。其实晴雯在大观园已经住了很多年,袭人容下了晴雯,没有设计陷害她,其他人也不得不容下她。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晴雯把箱子摔了,也没有当场把晴雯撵走。为什么后面要把晴雯撵走?还是回到赵姨娘跟贾政那天晚上到底说了什么?肯定说了贾母要给宝玉安排谁做妻做妾。贾母给宝玉安排的姨娘是晴雯,贾政也是知道的。贾政自己也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他看中给宝玉的是谁,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我们可以想想,赵姨娘想要谁?在他们谈话时,彩云已经死了,赵姨娘想把彩霞留下来做臂膀,但是王夫人、王熙凤一听说她想把彩霞留下来,反而动了心机,反而把彩霞许给了旺儿不成器的小子,她们以这种手法来打击赵氏。她们既然以这种手法来打击赵姨娘,读者就要想到王夫人为什么要把晴雯赶走。我的假设,因为给宝玉只定一个妾,当已知给宝玉定妾袭人后,赵姨娘本想要彩霞的,贾政却提出还有更好的,贾政心中更好的是谁?是不是晴雯?晴雯叉着腰竖着眼睛骂人的样子像不像赵姨娘骂人的样子?贾政是不是一眼看去又熟悉又亲切,有莫名好感,心中触动,想着这姑娘要是给环儿就好了呢?他不喜欢宝玉,这种时候不会想着宝玉的。他喜欢赵姨娘那一款的,有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晴雯个性跟赵姨娘的相似处;也能从晴雯与黛玉的相似处,看到赵姨娘和黛玉的相似处;也会看到贾政审美的逻辑链条。贾政自己喜爱赵姨娘,给贾环看中自己喜欢的那一款女性如黛玉晴雯,分别给贾环做妻做妾,似乎在潜意识中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同时似乎也暗示了,既然宝玉与晴雯无甚瓜葛,则宝玉跟黛玉也仅仅是情有所钟,却尚未及其他,一见钟情有可能,一往情深的爱情却还只是懵懂萌芽而已。思之实在令人无语。在潜意识中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贾环自己肯定也盯上了怡红院顶尖的人,这不管从心理学上还是现实经验中,我们可以这样去设想的,他不会看上别人看不上的人,他肯定看上的就是贾宝玉看上的人。赵姨娘是很懂得贾环的心思,她时刻要想着补偿他,包括给他争取各种地位,其实就是一种补偿心理,同时她也要补偿自己。所以我的推论是,当天晚上赵姨娘提出两件事,一个是孩子们都大了,你看宝玉都定下来了,妾是袭人,还有金玉良缘,妻子已经定了宝钗。环儿也大了。贾政第一反应是既惊且怒,第二反应是转念一想。王夫人如此胡拉乱扯瞎搞,木石前盟如何是好?老太太中意的晴雯怎么办?转念一想,也不失为一个现成的好事。我很喜欢赵姨娘,我枕边人提出这个要求,那我就同意她好了。再一想,这样做也不无道理,况且于大家都有好处。
这里就提到木石前盟了。木石前盟是我新书的两大支撑点之一。木石前盟是指宝黛之间早有婚约,不是指上辈子的约定,而是指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政和林家有婚约,而且是很明确的婚约。另一个支撑点,就是必须认为贾环是另一个男主角,并且让他存在,让他在每一个场景浮现出来,把他被虚化被遮蔽的那一部分凸显出来,这样我们这个故事才讲得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