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只是“业余写作者”中的一员——图书馆报专访《爱情就在桑间濮上》作者黛琪

(2012-12-04 18:17:15)
标签:

转载

分类: 今文观止
[转载]我只是“业余写作者”中的一员——图书馆报专访《爱情就在桑间濮上》作者黛琪

我只是“业余写作者”中的一员

 

访青年作家、诗人黛琪
  □本报记者孙莉薇

  回忆自己的成长与写作经历,黛琪说,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期间,都是个好学生。而工作以后,有时候也获得专业上的荣誉,也是个好员工。至于写作,那是从她识字的时候,就有兴趣。平时就喜欢写写画画,大一点就开始投稿,交笔友。那时候时间似乎很多,可以沉浸在一本书或者某类体裁中很长时间。她至今都记得从中学开始一直到大二,都在写格律诗和填词。其实也等于是有七八年的时间在读古诗词。
  “写作至今也不能算是我的‘道路’,还只能说是‘爱好。”黛琪说。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黛琪,很早就知道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怀揣着文学梦包打天下。至今她都是把工作、生活安排好了,用余暇来写作,算是千万“业余写作者”中的一员吧。说得好听点,就是“玩玩文字”,实际上,是没有能力以写作为生活道路的。
  上个月,黛琪的《爱情就在桑间濮上》与读者见面了。近几年,《诗经》鉴赏作品出版过很多,但多引申、附会,枯涩难懂。黛琪却独辟蹊径,从情感的角度解说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风俗民情,语言通俗易懂,故事风趣好看,读来令人不忍释卷。她介绍说,《爱情就在桑间濮上》和她的上一本书《红楼本事》的写作过程有点相似。“因为多年来对古典文学浸淫日久,而坊间也不断有《红楼梦》《诗经》这类作品新的阐述和解释。相比而言,我觉得我自己的解读可能更具文学性,也更接近文本的本意。”黛琪说,《爱情就在桑间濮上》是对《诗经》十五国风部分情歌的新解读。该书序者曾园先生曾经专门谈到这个方面。他说:“在关于《诗经》的解读上,除了方法问题,古人还有一点奇怪的地方,他们对全诗的意义采取回避的态度。孙机先生说过,‘古人借题发挥,将诗歌饾饤分割’,对全诗的意义置之不理。黛琪既没有像那些旧时代的儒生,凭空弄出一个国家认可的歌颂‘后妃之德’的说法(她也不反对这种说法,只是觉得还不够准确),也没有在此不由分说地张扬自由恋爱的天然神圣性。她肯定‘奔’的存在,但也发现国家意志在此引导爱‘奔’的民众过更理性的生活。这种解读合乎理性,同样也诗意盎然。”
  黛琪的写作涉及的题材很多,就出版的情况而言,确实是倾向于情感和古典著作解读,黛琪解释说,情感类作品涉及到人类的永恒母题,也涉及到深刻而普遍的人性。对于作家来说,任何一种有助于发现和表达人性的写作,不管是题材还是体裁,还是描述方法,都会成为一种吸引。对她来说,情感类题材在这方面有更突出的表达欲,而古典著作中沉淀的东西更深厚,尤其是《诗经》《红楼梦》这种宏大而复杂的母题,更值得挖掘。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对古典著作解读的作品,黛琪认为,这是个好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开始读典籍,关注典籍。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社会学这类现代人文科学的进步,人们试图用更好的思路和方法去理解典籍。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泡沫,譬如脱离文本去天马行空,或者将原本朴素的小说,去搞成巫师的推背图。
  “不离文本,就文本发言。”黛琪将自己对典籍的解读的最大特点总结于此。她说,像《诗经》和《红楼梦》,作为文本,是范式,是经典;作为类型,是高度;作为题材和内容,非常丰富,其内蕴可谓浩如烟海。如何从中挖掘出从古至今,从那时的诗人到今天的诗人,那时的社会生活与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人类普遍的可歌可泣的共同处境、永恒人性和诗意理想,是她对自己解读典籍的一个信条。
  黛琪告诉我们,她最近的出版计划是“陌生人”系列小说中的《蓝楼梦》和旅行随笔《重寻禅院钟声》两部作品。最新的创作计划是写一本新世情小说,并且继续解读《诗经》中的《雅》部和《颂》
  部。16797

  黛琪,青年作家、诗人,现居广州。出版有小说《陌生人之天亮》,红学专著《红楼本事———当贾环爱上林妹妹》。近日,黛琪的新作《爱情就在桑间濮上》出版了,这本解读《诗经》的新作既借鉴了传统解读,也尝试用社会学知识去还原、理解那个时代的“道德体系”。该书的出版也引起了读者对作者黛琪的关注,近日,她就自己的写作生活接受了本报的采访。

  《爱情就在桑间濮上———风情万种说lt诗经 >》/黛琪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定价:3 9.00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