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红楼本事》
(2011-02-18 12:45:37)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今文观止 |
写文字,无非痛快口舌,简单是手段,粗糙即是内涵了,所以不妨张口胡说:一本《红楼》,之于小说,几近完美,而于红学家们,也几近完美,完美了饭碗吧?关于后者,不只完美,而且热闹,挨骂有之,挨打有之,检举有之,反目有之,批判有之,大约准备跳楼的也有,只是不见于正传。
再举例:俞先生平伯招架不住年轻后辈的进取雄心原是进化论的必然,何况还有伟大人物的雄文?年轻人要求进步是理所应当的,进步要踩着什么,比如巨人的肩膀,原也是应该的,惟独必须踩者长辈、亲朋的头颅,而别无他途,却是——不只是个人的无耻——属于整体的耻辱了。关于个中过往,曹老先生说是一把辛酸泪,冬炸先生捧哏:还有半部血泪书呢——或许才是真正遗失的那些。惜无力招曹老先生还魂以问之,亦惜高先生鹗早生了几百年,对科学发展观之类先进法门一窍不通。
关于发展之类,陈明洋先生在谈某报诞生于《1984》时,庆幸噩梦“慢慢”醒来。文中将该报比附《石头记》,既高明又浑噩——既然时代制肘太多,偶与闲谈的“外子”何不别开场面,将“红学”的可爱、可恨、可怨、可怜、可怒、可笑、可杀,娓娓道来,一抒胸臆?须知,侧影原本是全景的别称。
同种同梦,亦同“慢慢”醒。那么恰于1984之后读书、写字的黛先生评红楼,或者与前辈们别有蹊径了吧?细诵一过,也无他,只是剥离了政治迷思跟下半身秘史,剩下,无非爱华服、爱美人、爱虚荣、爱爱情、爱辗转反侧而不得,爱文字、爱梦幻,直至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虚无!也无非,回到了那个集古典之大成“加上作者独特的才华创辟的见解,发为沈博绝丽的文章”( 俞平伯)的小说,以及生不完美而向小说里寻梦的徒劳。
一本《红楼》,被爱抚了两百多年,还肌肤焕然,的系老妖怪,也由此,后世新评间或夹杂陈词,此书即使立意“灰烬中的性灵”亦难免俗,只是黛先生近几年,读书不断、笔耕不坠,红楼之后又注诗经,令人艳羡之余,还高山仰止。
但黛先生别有仰止。书前请来刀尔登序,文字一如既往的好,一句“大抵作者先存了游戏的态度,走笔于不即不离之间,是以不陷不溺,读来常觉议论精雅,情致委曲,如枝头新花,不肯怒为大朵,而自伤其枝也。”将此书好处写尽!直令再有评论,都成貂尾。或有不满,大抵也只是一本关于爱的书戴了个不爱的帽子,不伦不类。偏偏那序又妙笔赛花,无趣处亦能描得趣味。
只是不解:既然“偶与外子闲谈,参差录之,”方成规模,何不就地取材,请“外子”为序,似更妥帖。罗嗦一句:虽然刀文是出人意料的没意思,但前引那句却还是一语中的的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