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绿衣:不要离开爱你的人
(2009-06-04 17:27:19)
标签:
诗歌诗经国风风雅颂邶风文化 |
分类: 黛琪的诗经@风雅颂 |
国风·邶风·绿衣
原文: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
《绿衣》是一首缠绵悱恻、凄清空灵的悼亡诗。其情委曲,其态悲惋,若有不胜情者。呜呼,彼泉下有知者,宁不哀恸?宁不芳魂夜夜归来,以慰凝眸幽独?
《邶风·绿衣》是男子悼亡的情诗,《唐风·葛生》则是女子悼念情人的悲歌。夫妻之情,有亲近恩爱,愿生死与共的;更有反目相向、彼此仇雠的怨偶。《绿衣》所悼,想必是一对爱侣,被生死隔离后的怨歌情诗。其凄婉怅痛,令人为之泫然同情。
诗分四阙,首二阙言主人公面对亡人针线,难耐伤心之情。末二阙唱出诗人难以忘怀,难以弥补的悲痛。情感的发生是递进的,而情感一旦建立起来,也就建立了与之相应的生活内容。绿兮衣兮,既是做衣服的场景重现,也是彼时恩爱欢情的载体。然佳偶的失去,自会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留下难以弥补的空虚,这空虚宛如黑洞一般,侵吞所有的欢乐将其扭曲为悲伤,却依然无法填满生命的缺口。此时的绿衣,便是一个徒自悲唤逝者的伤口,空自伤情,而逝者难以挽回。
自古以来的悼亡诗,如《绿衣》者,多以熟悉的场景描述彼此失去后的悲伤;或如《葛生》者,以对情人所去的那个世界的猜想,以其不熟悉、冰冷、陌生的场景,调动起不安与挂念,激发出读者的同情泪水。《绿衣》所打动人的,便在于主人公的深情之中,我们能依稀体会到亡人对于主人公的爱意。那一袭绿衣,恒轻恒重,便是爱情的载体。绿衣在主人公每一个生活片段中反复出现,如一场无法脱离的迷梦,如一场没有结果的寻觅,而失去的温存与欢乐记忆,依稀仿佛,气息留存;呼唤招引,难舍难离。从此后,“小轩窗,正梳妆”,成为挥之难去的绝望迷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成为悼亡的宿命场景。
这样的离别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这样悲伤的离情从古至今都不曾冲淡和改变。这让人不由想起日本夜歌的俳句:“夏天新抽的丝啊,取来七两做衣裳。不要离开爱你的人。”我们在一代又一代的诗句里,过着愚夫愚妇的世俗生活,重复着柴米油盐的凡人场景,低低地吟唱那无法逃避的宿命挽歌。
和诗:
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
我心忧矣,
何时能已?
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
我心忧伤,
何时能忘?
绿衣的丝是这样的绿啊,
一丝一缕都是她的针线。
我思念那故人难忘,
你在那边一切可好吗?
粗麻细葛你缝的衣裳,
丝丝有风吹我胸膛。
我思念那故人实在难忘,
对你的爱依然充满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