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兆勇:中国的政治行销和政治销售

(2008-11-07 11:29:34)
标签:

文化

分类: 锦楼注

蒋兆勇:中国的政治行销和政治销售

中山大学公民中心

点评:笑蜀

 

主要观点缀述:

中国媒体政治的挑战和机会:

广播、电视、各自的传播效果

媒体角色:在政治行销中的功能

中国评论水准不够专业

点对点的常识方式

手机短信的消解功能

网络时代的议题设置

公共议题的设置

是拴住公权力的锁链

“从戏剧性因素中提炼议题,从象征性因素中构建话语。”(生活很精彩。)

框架构建:

社会运动中的主体构建(如德士罢市,民生问题)

消解构建:社会运动中的搭便车

集体行动的逻辑:只有少数(核心)人才能坚持而成功

关于解决民生公共诉求的注意点:带利益性诉求的永远不要政治化;社会诉求表达要达到制度化;

中国社会议题的设置和话语:官方操控能力在下降

重要政治问题的认识和定性偏差

政治评论:观察和学理的结合;情境运用;形势预测

中国的专栏作家和公共事务评论家:新闻民工和社会义工

 

笑蜀点评:

政治行销和销售,是最前沿最尖端的话题,至今尚未建立起学科体系;

政治行销的重大意义:

政治家形象:

美国选举:人性化的互相锻炼;愉悦的政治选举产生狂欢

政治恐惧:

行销的前提:说服的过程并期望得到对方认同的过程;有换位思考

说服的前提:要有反对的前提

宪政与语境

互动点评:要怕牺牲,牺牲已经太多;要有智慧,有技术;需要高超的技术才能干好

 

余以为:

政治人物的形成:天赋与机会。

建议也应该像美国一样,寻找政治形象代表,寻找有天赋的人,像奥巴马,进而培养包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