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宗教信仰溪壑中华文化齐秦中国 |
分类: 汤镬集 |
救赎是个西来词,真正引进时间无从谈起,其被广泛引用愚以为从《肖申克的救赎》开始。小资小知识分子小情调派喜欢用这个词;更多无从信仰的人对于有着一丁点信仰或者毫无信仰的人往往油然而生敬意滴说,那些生活的盲人替他们看到了找到了救赎的道路。
偶往往过于敏感,从小时候就这样。
经常被人远远观望,并且引出一句发问:
小同学,你为什么这样忧郁地走来走去?
那个时候,人们心底纯良一如赤子。眼前心底仅仅是一道风景,没有心理变态精神病神经病。
三年前听吴祚来痛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过当是偶一为之,一笑而过。
某一天高朋满座高谈阔论,反对传统文化的人是这么多呀!
更多的人说,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专制就是为专制服务,没有什么好东西。
刘小枫,杨小凯,还有很多人,身边的朋友,知识分子,信了教——主要是西教。
有点失落呢。
即使我知道那么多人的人,有知识有科学经验和理性的人,信教,不过是给自己找一个答案而已,无关信仰。
这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总是一个谜。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探寻的冲动,掩盖不了生命短暂的荒芜和悲凉。
太多的人需要一个说法。
对于无知之徒,大地是被造的,人与众生,皆属被造;肉体不死灵魂永生,是一个标准答案,简单易信。
对于有知之徒,需要更复杂的答案。但仍然摆脱不了这么一个模型——人来自某造物之手,渴望回到故乡,不管是天堂或是地狱。或者说,我们需要回到太空。
都是迷途的羔羊呀。
在我看来,天人合一说貌似更有说服力。天地人并立,敬鬼神而远之,人生而无常,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中国文化是一个太早熟太早熟的文化……既没有海盗,也没有殖民,也没有种族、血缘、国家的歧异。这是一个何等优异的文化!
却被人这般羞辱,比之不堪。而日本文化则被众口一致地夸赞。
呸,小日本……不过是我大中华之一地方,中华文化之一脉,中华方言之一种。
她的所谓典丽华美礼仪森严,《源氏物语》和诗等等,在我看来连大观园一隅之怡红院都差之万里。
中国的文明曾经精致典雅到腐败的程度……只有在源流的源头,才可以连腐败都这么阔气。
他们充其量不过是我们的一个兼容升级版……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感到悲哀!
连着几天都没精打采的。
想着,这样的大环境,乱乱,我是不是也该找个信仰去皈依一下……
某日下午出门买菜,听着耳机,齐秦的歌声飘出来……
嗯,从来没有从音乐、绘画、艺术、写作中得到过的救赎的感觉!就在那一刻!本来垂头丧气的人,忽然就微笑起来,于是再次看到——世界多美好啊!连最没风姿的椰子树都貌似风情袅袅起来。
这就是我的救赎感觉,艺术也可以救赎人的;虽然我仍然我没有信念或信仰;虽然有人会嘲笑我竟然把齐秦的歌声也归于救赎艺术;虽然这感觉是如此肤浅而不深刻,作为心灵鸡汤都不够格;但它是真实的。
相信很多人的救赎,来源于一滴露水的晶莹剔透,一片新绿的盎然生机,一个凝视的毫无心机。
中国人之不流行救赎哲学,不流行救赎信仰,乃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对于大自然的自然之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有机高度。当李太白失意彷徨,他不是憔悴悲慨如维特之泣零罗亭之萎靡,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游戏溪壑风月。王维修佛,体味到的是诗画交融的人间禅味。至于中国后来的佛教、南禅,与其说他是宗教,不如说他是哲学,而且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
不过——所有的宗教或文明的源头,不都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启迪和指示吗?所有的先知先觉先民先师,不就是因为他们是他们身边人的引领者、启迪着、导师和长者吗?
这么一想,顿时气定神闲,可以不必在乎风声之聒耳了。
可是也不禁哑然——那么多的人喜欢、渴望把自己交出去啊。
在他们看来,自己归于自己,是多么不安全啊。
灵魂不会得救,心灵不会自由,智慧会受蒙蔽。所以一定要有个神来保护,名正言顺地寻求保护,并且在找到保护之后,难掩被救赎的成就感、优越感。——此等感觉亦原罪之一种哦?
不过,还是要补充一句:宗教是好的,有信仰也是好的。
虽然,难免,期待把自己交出去和义无反顾地把自己交出去以及交出去之后期待着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人之一类,偶尔情不自禁地露出一点点蹩脚行为——
还是用骆驼的一句诗来结束吧:
“世上所有的神圣
往往毁于一小撮善良之辈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