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读札记

(2008-01-18 22:28:06)
标签:

杂谈

分类: 锦楼注
这一向伊很忙,于是偶就有点寂寞;但是也更忙。
先是看书看得顾不上吃饭。之前呢,比较规律,要按点准备饭菜;现在到点了一看没什么可吃的,就饿着;两三天下来,貌似瘦了一二两。
然后就是看土豆网,狂百度红楼梦人物结局,独自对着屏幕发呆。
等那位回来,大家比拼新闻,聊天,算是交作业。
 
没什么新鲜事情。
倒是南周报纸,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势头。叫人兴奋,也有点惴惴。不过话说回来,没有点惴惴的兴奋那能叫兴奋嘛,顶多是装兴奋。
 
娇骄二气,人莫能免。逛街,桑拿,spa,还不忘吃麻辣烫。
买了很喜欢的一只毛线帽子一条围巾,玫瑰紫色,似乎很漂亮。
晚间出去看涨潮。潮水很高,看上去洪波浩荡宇宙渺渺。若非寒风拂面,定要吟咏一番。
回家点起熏香。大概有些时间没搞这玩意了,最近的记忆好像还是去年冬天。唉,闲情逸致,要闲了才能逸啊。
 
启功修订程乙本红楼梦看完了。现在看脂砚斋甲戍抄本。看了那八十回,颇有点说不出口的伤感。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怅望千秋一洒泪,古今相接眼中稀。
不能起曹公于地下,续完此书。真生平恨事矣。
 
其实《金瓶梅》也是很好的。读起来很伤感。李瓶儿进西门家,步步为之惊心。李瓶儿是书中唯一一个有灵性有感情敢做为的人。李瓶儿之死,令人痛哭。金莲人人皆曰可杀,我也说可杀。但是她离开西门家,回到王婆那里,一身不能自己做主,又令人可怜。及至武二来买她,不由捏把汗;偏偏金莲此时却一颗痴心,连自己的罪过都忘却了,以为姻缘还是落在武二手中,竟自己走出门来应承了。真是叫人心里憋着一口气说“不要”,哪里来的及?好小说就是这样子。
其实《金瓶梅》是俗套的,要讲的也是俗套的故事,要风化,要劝诫,要警示。但是写的好了,人们不觉其教化谆谆之逆耳,劝诫耿耿之鸹噪。真是一醒目小说。
但《红楼梦》又不同。红楼梦写人,貌似全然纯善,浑然正气,叫人不由得不端正严肃地看。但是这又算中了圈套。红楼小说像是作者在跟你玩。一个又一个的圈套,似乎善,又似乎不善;这也有道理,那样也有道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仔细想想,《金瓶梅》女人之罪,在于不能自主,所以黑白妍媸,尽皆争宠善妒。《红楼梦》女儿之命薄,也在于不能自主,所以贤愚不肖,竟然玉石俱焚。
 
现在已经过了产生那种悲剧的时代。现在的悲剧是另外的悲剧了。
斯人不可再有,斯文不可再现,红楼梦也不能成为一部完稿了。即使是像高鹗那样的,也不能了。
高鹗续书,其实是把每个人的命运捉摸的很透彻的,只是写得时候,写得不那么表面化罢了。他把故事写了出来,背景却没有变换,还在贾府、大观园。这未必算是败笔。善读红楼者,其氛围气息,自能感受揣摩;故而后面续文虽然半遮半掩,读者却依然可以窥到大概的模糊的虽然错误却比周汝昌之流又正确一些的门径。
周汝昌是很糊涂的。
 
伊因我是黛派,颇不以为然,却不好批我——人各有感,有啥可批的。
然我深为曹雪芹恨。曹公对于黛玉的感情,那份深深敬爱,实在是痴人至情。想黛玉当无憾乎?
世间真有林黛玉?世间本无林黛玉?那人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凡人岂可得遇乎?设若无此人,曹公怎么写得出来?设若有此人,其人其际遇,岂不令人日夜肝肠寸断乎?若无此人,曹公笔下化出此人,岂不爱杀?曹公脱去皮囊,相比偕随于神仙之府,何等快乐?呜呼,世上本无林黛玉,斯人只应天上有,人间焉能一相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