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牒生活:青春的剩余价值

(2007-01-12 10:05:42)
分类: 锦楼注
《青春的剩余价值》,斯洛文尼亚,导演:Damjan Kozole,2003。获当年柏林电影节提名金熊奖。“一部令人震惊刺痛的社会写实风格力作”。
 
最近受葵花同学的影响,老是想起古希腊人说过的话:“人的一生最好是不要生,其次是赶快死”,几乎都忍不住要把《雅典的泰门》拿出来再念一遍了。这部片子几乎恰恰在验证我最近的一些想法。
 
小毛孩鲁迪受雇于鲁德维科搞人蛇贩运,同时也要挟那些钱不够的女性提供性服务。在斯洛文尼亚某个小镇嚣张华丽盛大的赛车赛事背后,是冒烟的核工厂以及连绵不绝的偷渡大军,这些人被送去意大利边境,送去欧罗巴的其他国家,在彼岸,也可能是遣返,也可能是人体器官买卖在等着他们,也许是男盗女娼以及枉死。但是偷渡的人依然宁肯赔上性命也要赌一赌。让人想到,彼岸,也许真的有什么还是在等待他们——在上述悲惨之外,或者会有奇迹。
 
这中间,鲁德维科因为核工厂辐射辐射污染导致的癌症加重并且死去。鲁迪在耳闻目睹多少离奇悲惨人间惨象之后,接受了鲁德维科的事业,带着一种决绝悲壮的色彩,继续这非法暴利堕落的蛇头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老少谈到欧洲共同体——欧盟,说,希特勒也想这样做,不过用了强硬的手法。里面对于全球化一体化也有一番议论,显得过于醒目:)
 
还有另一处值得一提。一个穆斯林母亲带着小孩偷渡,小孩半价。第一次失败后被遣返,第二次再来时小孩已经死去,鲁德维科没有再收小孩的五百块钱;这个悲伤的母亲抱着发愁的小孩尸体偷渡到了彼岸,把小孩埋葬在了意大利国境线内的草地上。这一点让我觉得意外。她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另一个地方也跟自己在一起不分开吗?作为死者的名义也要成功偷渡吗?用脚投票真是太残酷了啊。残酷的现实。
 
影片有温暖没有光明,有暴虐,但是表现得很温和,没怎么刺激观众。
这种手法跟《永远的莉莉亚》有点像。鲁迪的成长史跟《七处子》里面的成长史差不多,一个少年的青铜时代,总是和性、死亡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
 
只知道是好片,但是说不出来为什么。表达得很节制,演员演得也TMD真牛叉,如引醇酒,无话可说。相比而言,《三峡好人》确实真够中国国情的,天生是要拿奖的。是不是太MP了,贾樟柯听见要愤然曰你以为我拍中国元素我容易吗我。
 
晚间去洛溪买《伤城》,恰遇本地警方扫荡走鬼,于是空手而归。
路遇一个妇女跪地乞讨,旁边放着一个小月娃,两手张开睡得香甜。我看了一会儿,喃喃曰你抱的是谁家的小孩子,那个妇女抬头恶狠狠地看着我,我们目光对视了大概有一分钟。暗忖她的同伙不会跳将出来打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