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不着调 |
导语:张饶借网络之力腾空而起,其风头盖过了花大力气造势的“黄金甲”张导和巩美人。张饶事件,可以看作是被“性解放”“性开放”话语覆盖多年的“道德”话语权的一次回潮,虽然这回潮是掩盖在喧嚣的“性”的话题口水中。
在张钰和饶颖的自述里,她们一再强调自己出身于传统家庭,接受着传统教育长大,在观念上是传统的女人。很多人都要问了:你既然是传统的,怎么还做这种事情呢?是的,她们后来的故事遭遇跟所在的人和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了“性解放”的潜流。女性解放的口号喊得越响,不逞之徒就越发喜悦满怀。最早爆发出来的婚外情、出轨故事中,主角往往是那些导演和演员,演艺圈的“开放”风气,在使人不安的同时,也叫普通人在行为方式上跟他们拉开了距离。他们那种好和好散、来去自由的作风,对普通一夫一妻、算计着柴米油盐养家过日子的小老百姓来说,又伤神又花钱,太不划算了。
财富是一种自由,自由便代表着财富。
其实谁不希望自己过这种自由自在不受干涉的生活呢?更何况有媒体的包围,看上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挥金如土,风光体面。
张钰有自己的资本,她想因此成为名演员。饶颖自身缺乏这样的可能性,但作了国字脸大哥的地下情人,心理上却可以得到某种补偿。她们从演艺圈的普遍风气,以及男女之间难以打破的某种潜规则中,找到自己的道德、道义和感情平衡。
但事与愿违,张钰多年投资,除了伤痕累累,一无所获。饶颖在跟国字脸的多年交往中,连手机都要攒钱买,还遭受性虐,落下疾病。而他们所交往的对方,一些是“违约”,有“保证书”而不落实;一个是翻脸不认人,在饶颖落难之际,毫无情分。
在这个情况下,张钰抛出了录像带,饶颖公布了性爱日记。舆论为此轰然,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批判张饶貌似最有道理的一条意见是:大家都是成年人,公布个人最隐私故事,实为过分。
当然,这两件事情跟以前的“木子美”故事一样,损害了本来已经不那么传统不那么稳当的男女关系。男人对女人失去审美,女人对男人失去信心,也不单纯是现代社会才发生,但杜十娘只是站在道德的彼岸,就可以使李甲的人生陷于灰色。而现代社会,如费孝通所言,“法治”损害了“礼治”,私德上的约束失效,公法又不足以伸张个人隐私权利。杜十娘跳江便成白死,而无损于李甲继续公子哥儿、流荡烟花。所以现代社会,提倡妇女解放,便是要妇女放弃“道德抵抗”,放弃道德对女性潜在的单方面伤害,但同时也使妇女失去“道德自救”的最后保障。
木子美不需要道德,她能够承受并且享受,也就是说她其实是“反传统”的。而张钰和饶颖是“传统”的,她们希望“道德”能够帮自己忙。所以在彼此的男女潜规则失效以后,她们则跳回到“传统”的礼治立场,希望得到“道德自救”,也就是说,让对方用承受道德压力的方式,来挽救自己在双方关系中的不平衡。
在传统男女关系中,女方是弱者,男方必须对女方负责。在传统社会中,导演们和国字脸是强者,他们必须对处于自己关系链中的相对弱者施加援助。虽非法定,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实乃天经地义。张饶所打的,其实就是这样一张牌,听起来有点滑稽,但这是真正的原因:她们无法平衡自己的失落,乃求助于传统社会的道德感,置对方于道德弱势,从而找到自己需要的平衡。虽然当事几方的所作作为,离“传统”“道德”都相去甚远,但他们分别向道德求助,恰好说明了彼此心目中,“道德感”并未完全缺失。否则,张饶此举完全失去打击力,对方也不感到被损害,举国舆论,也不必因此沸腾。
张饶借网络之力腾空而起,其风头盖过了花大力气造势的“黄金甲”张导和巩美人。张饶事件,可以看作是被“性解放”“性开放”话语覆盖多年的“道德”话语权的一次回潮,虽然这回潮是掩盖在喧嚣的“性”的话题口水中。
令人可叹的是,当年的木子美只提供文字供人猜想娱乐,而饶颖则提供口述录音和实录日记来证明自己的受害人身份;张钰更绝,她有全套录像带证明彼此都是罪犯。时代进步,竟使人与人之间彼此伤害的法器更锋利。也许人类社会所走的进步道路,其实跟我们内心一直要追求的相亲相爱,悖离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