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月15日 青松雪影白杨沟

(2006-10-17 15:56:05)
分类: 黛琪游历@新西游记
昨天下午,车子走近白杨沟,距离亚洲大地中心不远处,只见天色突变,风沙滚滚,乌云盖顶,气温迅速下降,车子前面玻璃刹那间凝结了霜花。而在此前十几分钟,外面还是艳阳天,金秋骄阳逼人呢。路边没有车辆,少行人,犹豫再三,我们决定还是打道回府,待天气晴好时再来。
 
翌日,今天,晴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凉风飒爽。我们进城办事,事毕,同往白杨沟去。 
 
白杨沟在乌鲁木齐郊区南山风景区内,距城区六十公里开外。其实距离要更远一些。
 
走进白杨沟地面,海拔逐渐上升。南山属于天山山系,在沟谷两侧绵延伸展。因为昨日变天,城里下雨,山里下雪,山坡的阴面覆盖着皑皑白雪,绵软、厚实。阳面还是赭黄色山土。在沟谷地带长着天山雪松,在冷厉秋风万里蓝天下,一片片青黛相连,苍翠欲滴,深沉宁静。
 
过了一段二十多公里的慢坡路,沿途剩余的庄稼地金黄,农夫已经结束收割,平整的大地上日影重重,覆盖着云影、树影。白杨树并不多,偶而见到几片,叶正半落,树上金黄,底下金黄,间杂几株红叶,映照斜阳,越显出秋色斑斓。
 
在一个丁字型三山汇合口拐了个弯,进入白杨沟。元元随即就说这个沟不是白杨沟,应该叫青松沟,因为看到的尽是青松,白杨甚少。转进沟里,只有三五株白杨而已,满坡满谷都是松树,披霜戴雪,十分精神。
 
那三五株白杨也有其可爱处。金黄鲜明,在阳光下,反衬得青松苍翠妩媚,雪山冷冷更加诱人。
 
车子进沟又走了七八公里,到了停车场,里面拦住,车子不许再进;游客可以步行进山,或者坐马车进去,上下山十七公里,每位三十元。自从翻越车师古道,我跟元元都已经不怕任何爬山远足,这小小的十七公里,能奈我何?于是几个人就悠哉悠哉步行上山。
 
走不多远,便见满地积雪,满山青松,溪流溅溅。我们最近久在城市,得此盘桓,实在十分喜悦。沿着溪流信步上山,看见霜,雪,冰,水,石头,松树。刚上山时还觉得冷,走一会儿就觉得刚刚合适远足。阴处劲冷风寒,晒处暖和宜人。拐了许多个弯,走了一个多小时。渐渐力乏,便欲下山,想着纵走到极高处,也不过是白雪苍松、白雪奇藤、白雪怪石、白雪秀水而已,有何新鲜?况且我也累了,饿了。
 
正思谋着,见对面有人骑马下山。王涛上前打问,对方说大概还有五六百米远就到终点。于是振作精神,继续逆溪流上行。
 
转过三四个山口,豁然开朗,一片平地呈现眼前,前方有平行两桥,一木板桥,一彩虹桥,遥遥悬挂在雪山溪石间。走近一看,一个好地段,原来是两条溪流交汇处,溪边写着“新杨桥”三字。站在桥上,左手一条溪流,出自乱山不知名峡谷中,险峻荒凉。正面却又迎面一条蜿蜒山径,曲曲折折伸去山巅,满目青白二色,寒气扑面。
 
站在桥上顾盼已矣,定神拾级而上。虽然冰雪凝结,并不难走。上了六十多阶,忽听得飙风飘洒,呼啸奔腾,抬头一看,原来一条三四十米长的瀑布,端端正正,垂天而下矣。下有深潭,水色如碧玉。沿途溪水,是从这里为源头,沿途吸纳各水而出。正所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溪水竟不是从低处汇聚得来,而是径自从高处涌流出来。大自然,真富藏神力。
 
白杨沟瀑布:
“走了十七公里山路来看你
你真美”
 
乘马车下山,反而极冷,幸亏片刻就下去了。在哈萨克帐篷里喝滚烫奶茶,吃烤肉。半天方暖和过来。
 
下山时已经七点,夕阳把天山脚下的草场映成一片绯红。近旁群山雪色稍减,远处博格达峰秀出蓝天,冰冷雪光,威严地屹立在乌鲁木齐身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