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激情和愤怒的原生态里傲然穿行

(2005-07-31 14:00:31)
分类: 不着调
《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在新浪推出的时候,我给它加了一个副题,叫做《打工女孩手记》。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按一般出版社的眼光,是毫无卖点可言的,它不涉及胸口写作,不涉及下半身,不涉及名流隐私,不涉及人性人情中丑陋恶劣的部分,也不涉及社会病态里面疯狂展露得比较充分的那一部分。

然而恰恰因此,作者写出了我们被呱唣得不耐烦的耳朵和眼睛忽略的时代秘密:一个农业社会走向城市化的进程中所挟裹的杀伤力。这部小说因之具有它独特的价值和高度。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主流话语中讳言自己的城市化,或者完全漠视了城市化,虽然我们在政府的规划报告上可以不断地看见这三个字,但是这太不够了,太不够了。

正如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历史的进程一样,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一个汹涌的、不可遏止的潮流,在漫长的历史阵痛中,将会诞生出一系列不被期待的果实。

中学时给一个朋友回信,说“任何历史中总有被甩出主流轨道的人,总有被压在盒子底下发不出声音的人”。那个时候我没想到我在说谁,我也是时至今日才明白,无论多么宏大的主体叙述,它到最后都落实在一个一个比机器和泥土都要脆弱得多、无力得多的血肉之躯上。

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付出了代价,这代价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承载形式的损害,也不仅仅是传统生活方式的无可奈何的陨落和湮灭,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公平和游戏规则的颠覆。社会公平和游戏规则都是太简单的东西,面对它的打量的目光和心态才更加值得玩味。

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放弃了道义的考量和敬畏,任凭人性以更有力的、“恶”的那一面疯狂前行,愈陷愈堕落愈疯狂,而使得每个人本来应该自足的日常生活变得黑色幽默和不可理喻,充满焦虑和古怪,猜疑和暴躁,以及放弃,自暴自弃地一直向下坠落。

找不到把自己拴在天堂的绳子,是因为我们在内心放弃了道德自律和良知。
在这种情况下,追问和描述就显出了它可贵的纯金般的本色。首先,追问是承认天堂的,也就是说,追问者没有放弃自己内心的良知和道德自律;其次,追问者要求公平,就是,为什么你可以放弃了一切作为人道的道德和良知?为什么可以?这个“可以”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打工妹,这普通的的身份象征着的,被迫无奈的命运选择和几乎注定的遭遇,这一切本身,就在尖锐地说明这一切,它尖刻地挑起了这个社会的脓包,在这个歌舞升平的社会,发出了如此尖利刺耳的不谐和音!

在现代社会,究竟是为什么,还有人注定被压在社会的底层?还有人身上是打了记号的贱民?还有人根本放弃了所有的奢望和梦想,而仅仅是为了追求非人的一日三餐和晚间一眠?为什么有人活着的姿势,在今天,依然如此卑贱?

作者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悲伤愤懑,而是一丝不苟地写出了一群头脑简单的、文化程度不高、出身低微的打工姑娘的日常生态。这样的日常生态只有历史才会注意,当代叙事不会把它放在眼里。

描写这样的日常生态,仅仅依靠勤奋和执著是不能解释的,对于无意义的写作,勤奋和执著不能说明任何。

那么王丽丽的写作是为了什么?
我相信是出于激情,只有激情,使她能看见这一组群像,她要把她们描摹下来,同历史一起永恒。
而这激情源于更简单的愤怒。源于对生活的不公、对人性的黑暗、良知的泯灭所发出的愤怒的质问。
愤怒和激情都是人生里很原始的情绪状态,也是所谓现代人、已经被城市化收编的都市人求之不得的一种情绪。
愤怒是一种救赎。在这个沉沦一切的黑铁时代,愤怒和激情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是“人”的感觉,相比麻木的、死气沉沉的、面无表情的沉默的人群,愤怒让我们感觉到心跳和呼吸,知道自己真正地还“活着”。

2004-8-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