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雨季

(2005-07-28 23:47:11)
分类: 今文观止
北京雨季


北京的雨季是我所期待的。从六月份进夏以后,雨云就时刻在头顶徘徊,似乎随时就会落下那一滴滴的清凉。槐花也一层层开了,在茂密的绿叶间点缀着繁星似的带着娇嫩浅绿色的小白花,行走树下,若有若无的幽香使人暂时忘记了城市的烦躁,槐花不停地从树上落下来,落的人满头满脸都是,地上也铺着一层细腻的白色小花,给这个庞大的城市,平添了多少幽闲雅致。

除了春天的月季,初夏的槐花,北京似再无别的东西,可以叫人对于这城市的姿色,略为萦怀。在一个客居者的眼里,北京是无边无沿的庞大。不管是从飞机上的俯瞰,还是坐在环城绕行的汽车上,这个城市总是在一层层铺张开,一层层向外延伸,灯火,高楼,在过于干燥的空气里委靡不振的树木,以及神色不定的行人,这个城市都给人一种不那么容易把握的的感觉。

然而好在还有雨季。
周作人从二十出头起就定局北京,但是他一直不喜欢北京,尤其不喜欢北京的雨季,甚至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苦雨斋,叫我颇有点不解而同情。在我看来,北京的风沙、干燥、烦嚣和人口众多,都只因为这一段不算短的雨季,而变得勉强可以接受。雨云从周边的山根飘上城市的天空,云影带来心理的清凉,风从西山吹下来,空气里多了些水气。一滴两滴的雨水落下来,在铺着水磨石、花岗岩、大理石的广场上,首先散开了水点;然后看见草坪上的小草突然变得舒展,似乎来了精神;然后是广场上当年盖楼时没舍得砍掉的老槐树,突然就变得美不可言,眨眼间有了神采有了娇柔妩媚的气息。

雨季适于读书,适于散步,适于三两个人饮茶喝酒,当然,更适于闲居的人小睡。有朋友等待着雨季来临,好在昏沉暧昧的雨天里给自己的小说写个诱人的开头。我喜欢在雨季的林荫道独自漫步,树叶隔住了雨水,只有几颗大的水滴伴着花叶掉下来。或者拿一两本闲书,在不那么明亮的光线下,翻几页,阖眼睡一会儿,转个身,继续无头绪的漫游。知了在某个隐秘的安全处低鸣,小虫在窗根下不知疲倦地吟唱。这个时候,给自己斟一杯好茶,站在阳台上,看着雨丝成帘,一层一层地遮蔽了这庞大的城市,给这缺水而烦躁的城市带来润泽和丰盈。

但就算有雨水的滋润,北京仍然只是一个城市,一个像大村的城市,一个跟别的城市没多大区别的地方。人群像承欢卖笑的戏子,追赶着浮华的场子。奔驰的车轮上运载着贪心,野心,膨胀的私心,没有一颗平静的心。这庞大的城市号称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在扩张的轮盘赌上,却已经删去了容留诗人逗留的规划。北京已经变得越来越庞大深厚,但是它的分区里面没有给个人留下多少存身之处。

最新的娱乐新闻是崔永元大骂收视率,这种话由一个名声热辣的主持人说出来,就不免沾上了无厘头的时代特色。收视率败坏了电视,电视正在越来越庸俗。庸俗势不可挡。城市也有自己的收视率,也有自己的卖点,现在最好的城市就好像最好的电视节目,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卖点,把每一点都变成卖点,或者把所有都变成那一个“卖点”。收视率败坏了评价体系,我们对一个地方的评价,不就是看这个城市有多少机会、有多少可能、有多少可以圈钱、招徕客人的名目吗?

有朋友从小城市回到北京,诉苦说,在那里呆着多么地舒服,生活是多么地闲适,工作是多么地轻松。“哎呀,干吗要回到北京来呢?我怎么就没胆子在那里定居呢?你想我都能在北京生活,难道在小城市反而生活不下去吗?”于是又做起退休的梦,四十岁后怎么过日子呢?遛鸟,养花,喝茶,把平时不得做的闲事狠做一回。闲事也是学问,遛鸟也有遛鸟的讲究的,施施然走过来,一摇三晃;三根手指托着鸟笼,跟人说话行礼,鸟笼里的水是不兴洒出来的,那叫做“功架”,多么地像个八旗子弟?……或者干脆就去个小城市生活,多么地好?

可是北京暂时还是难以舍弃的,有多少人日夜不息地来到这个城市,扎根,漂泊,抑或沉沦。在巴尔扎克笔下,年轻的外省青年高喊着“巴黎,我来了!”投身于名利的欲望铁流。现在的北京,怀抱着多少个做梦的年轻人?“要征服世界,先要征服北京。”征服北京,于是你得到一个世界。怀抱着或者天真或者疯狂的理想,带着一个行包,来到这个城市,是不是也有人在心底暗暗地想着:
北京,我来了?
是不是同时也有人在心底暗暗地想着:我要征服北京,我要征服世界?

那样古典的英雄情怀,大概也跟闲适生活一样,从北京静悄悄地流失了。北京,一个好深好深的杂耍摊子,人们在这里卖艺,卖身,卖命,抢着要卖个好价钱,偏巧只忘了把自己赎回去。

7/24/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