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今文观止 |
前几天做了个安徒生的专题,发了一些安徒生的童话,众所周知,我看见文字就要浏览一遍,结果是把那些几乎要忘记干净的童话——连同它们的优美文字和动人故事,一股脑儿重温了一遍,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几滴温暖的眼泪,把Msn签名改成海的女儿,招来呕吐一片。
刚到北京,那时的老大,近日已升到副总编,跟我们讲题旨,拿《海的女儿》作例子,说:“我们怎么读海的女儿?海的女儿就是安徒生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海的女儿。”听得我双目发直,写信给葵花,说,你才是海的女儿,我不是;因为海的女儿是舍得的,放弃的,而自私如我者,一贯缺乏牺牲精神。
可是时过境迁不过又一年的春天而已,我才知道,其实,是的,我们都是海的女儿,在波涛沉浮的幽暗的海底,遥望着船上的灯火岸上的灯塔,遥望着,热泪滚滚或者黯然神伤,却无法停止——不管是思慕还是哀怨,也不管是眷恋或者惆怅,依赖和绝望如此纠结难缠。
无法忘记的爱和恩怨。齐秦的歌声唱的最为清楚,这世上,“只有爱,让人心痛。”
现在没有人讲得清那部《红楼梦》是如何诞生和问世的了,它引起的考据和讼案成就了很多大家名流,却没有在催生出另一本足可匹敌的好小说。世人的无知,文人的无耻,在这本书的枝叶上,点滴到处都是。近日又有人声称推证出红楼作者是雪芹之父,新闻纸上又炒得头破血流,但是我知道,在那惊天地的动静之下,是冷酷清醒的算计,我虽不至于齿冷,却有寒意从头顶冉冉升起。
有什么是可以推敲和考验的吗?没有,什么都没有。爱情不可以推敲考验,人性,也不可以……啊,人们是如此脆弱!因为脆弱而短暂,因为短暂而恬不知耻,我们都是美味多汁的发条橙,不需要知耻,如此方达到无辜而完美……
缺乏娱乐的生活,那些相当搞笑的走秀,又未免做作得过于正经,失去了噱头。只要打开电视,打开电台,满耳朵娱乐逗哏,莺声燕语,男欢女爱,生活比蜜甜;不,生活是加了盐的蜜甜,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我们背着无厘头和快乐大本营的精神,向前冲……
《孔雀》上演之初,朋友们再三相约去看,一直没排出时间来。年后好不容易去看了,按捺不住地打了一圈电话,推荐,热烈推荐!但是稍后,我又听到骂声一片。这部片子给我的明媚、温情和美感,在短时间内,就被那些义正言辞严的大道理刷上理论的灰色。
选题会上,要不要做《孔雀》?最后的结论是,越骂它越热闹,算了吧。
但是我知道另有一部片子,是不喜欢被骂的,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行情,是需要相骂胜过相亲的。
我无法把《异端的权利》和中国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结合起来。如果一定要我说什么,我只好说,后者是完全符合国情的故事,新瓶装了新酒,散发出来的味道,也许只有中国人自己,不仅不觉得香,也不觉得臭;没有人对着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丑陋,电影也无法唤起忏悔和新生。
爱,是这世上唯一能令人生存下去的理由,也是唯一让我们在种种失足和戕误之后,能够重新攀援向上的线索。爱使人自爱,使人自足,也使人能够活在温情和柔软的处境之中。但是中国式的爱情,中国人对于爱情的理解,总要和牺牲和堕落联系在一起,总要和扭曲以及破坏联系在一起……
他们,破坏了多少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和爱啊……
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多少怨恨,假借爱的名义而行之;多少恐怖,假借爱的手段而行之。
可是,请原谅那些尖锐的伤害吧!人们需要更多的爱;虽然不爱,却至少,可以原谅。
2005.04.03
刚到北京,那时的老大,近日已升到副总编,跟我们讲题旨,拿《海的女儿》作例子,说:“我们怎么读海的女儿?海的女儿就是安徒生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海的女儿。”听得我双目发直,写信给葵花,说,你才是海的女儿,我不是;因为海的女儿是舍得的,放弃的,而自私如我者,一贯缺乏牺牲精神。
可是时过境迁不过又一年的春天而已,我才知道,其实,是的,我们都是海的女儿,在波涛沉浮的幽暗的海底,遥望着船上的灯火岸上的灯塔,遥望着,热泪滚滚或者黯然神伤,却无法停止——不管是思慕还是哀怨,也不管是眷恋或者惆怅,依赖和绝望如此纠结难缠。
无法忘记的爱和恩怨。齐秦的歌声唱的最为清楚,这世上,“只有爱,让人心痛。”
现在没有人讲得清那部《红楼梦》是如何诞生和问世的了,它引起的考据和讼案成就了很多大家名流,却没有在催生出另一本足可匹敌的好小说。世人的无知,文人的无耻,在这本书的枝叶上,点滴到处都是。近日又有人声称推证出红楼作者是雪芹之父,新闻纸上又炒得头破血流,但是我知道,在那惊天地的动静之下,是冷酷清醒的算计,我虽不至于齿冷,却有寒意从头顶冉冉升起。
有什么是可以推敲和考验的吗?没有,什么都没有。爱情不可以推敲考验,人性,也不可以……啊,人们是如此脆弱!因为脆弱而短暂,因为短暂而恬不知耻,我们都是美味多汁的发条橙,不需要知耻,如此方达到无辜而完美……
缺乏娱乐的生活,那些相当搞笑的走秀,又未免做作得过于正经,失去了噱头。只要打开电视,打开电台,满耳朵娱乐逗哏,莺声燕语,男欢女爱,生活比蜜甜;不,生活是加了盐的蜜甜,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我们背着无厘头和快乐大本营的精神,向前冲……
《孔雀》上演之初,朋友们再三相约去看,一直没排出时间来。年后好不容易去看了,按捺不住地打了一圈电话,推荐,热烈推荐!但是稍后,我又听到骂声一片。这部片子给我的明媚、温情和美感,在短时间内,就被那些义正言辞严的大道理刷上理论的灰色。
选题会上,要不要做《孔雀》?最后的结论是,越骂它越热闹,算了吧。
但是我知道另有一部片子,是不喜欢被骂的,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行情,是需要相骂胜过相亲的。
我无法把《异端的权利》和中国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结合起来。如果一定要我说什么,我只好说,后者是完全符合国情的故事,新瓶装了新酒,散发出来的味道,也许只有中国人自己,不仅不觉得香,也不觉得臭;没有人对着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丑陋,电影也无法唤起忏悔和新生。
爱,是这世上唯一能令人生存下去的理由,也是唯一让我们在种种失足和戕误之后,能够重新攀援向上的线索。爱使人自爱,使人自足,也使人能够活在温情和柔软的处境之中。但是中国式的爱情,中国人对于爱情的理解,总要和牺牲和堕落联系在一起,总要和扭曲以及破坏联系在一起……
他们,破坏了多少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和爱啊……
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多少怨恨,假借爱的名义而行之;多少恐怖,假借爱的手段而行之。
可是,请原谅那些尖锐的伤害吧!人们需要更多的爱;虽然不爱,却至少,可以原谅。
200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