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慕课”尚非革命

(2014-02-18 15:40:43)
标签:

慕课

是与非

利弊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近年来,慕课(MOOCs)“忽如一夜春风来”般席卷全球,几乎传遍了我国大江南北,其发展势头让我们在思想和心理准备上,或多或少有点措手不及之感。

 

     其实,慕课就是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整合、课堂形态与教育新技术的一种融合。有专家认为,其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即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相应继承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分布式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此外,程式化的教学模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计简单,既没有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也没针对多种学员对象的需求,很难适应高等教育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

 

     我们可以把慕课理解为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和契机。慕课的兴起与发展,在我看来,教育技术研究者与开发商是最大推手,但也离不开课程专家、大学教授等的积极参与。

 

     按照我国学者的观点,慕课虽然意义重大,但还算不上“革命”,因为现有的慕课课程及其支撑平台只是在线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慕课发展至今天,实质也是源于与脱胎于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到电脑投影和电子白板运用的课堂形态。

 

     众所周知,慕课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优势显而易见,顶级专家教授授课,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目前普遍在大学受到热捧,尽管“翻转课堂”在美国等地进入了课堂,但在中小学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慕课也存在严重不足,其教学质量曾遭遇质疑。此外,个性化教学,个别化指导很难满足要求。因为是人机“对话”,这样就缺少了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因此也就很难满足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与传递。当然,慕课也还存在其他方面的缺陷。

  

     面对慕课旋风所带来的冲击波,无论是教育行政领导与一线教师,我认为,我们都不能无视它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与影响。首先,我们要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辩证分析慕课的价值与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其次,要以主动积极心态接受新生事物带来的挑战,不断更新知识,努力终身学习,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尤其是要更新新教育技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最后,借鉴慕课理念,充分发挥慕课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去尝试改造传统课堂,利用好慕课等新教育技术为我们教学服好务。

     

 

                                      (罗朝猛文,刊于《学校品牌管理》2014年第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