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迎接就业季:我的就业我做主

(2015-03-24 07:55:16)
标签:

大学生就业

农村

城里

主观因素

改变

分类: 社会时评

我的就业我做主


广州日报319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研中发现,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多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自乡镇的为27.1%,农村的为25.7%,二者合计占52.8%,而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市区的仅为13.2%。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4倍,显示农村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多障碍。农村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体现在低就业率上,而且体现在就业质量方面。

这则新闻让人沉思,为什么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率偏低?原因固然很多,多数朋友谈到了诸多客观因素,客观原因的确非常重要。但我认为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和城里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求学之路家庭付出更大,个人学业经历也更为艰辛,因此农村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就更高,公务员、事业编和国企、外资等领域是他们的首选。否则,就觉得上学间的家庭付出就不值了,也不体面。

我熟知的一个农村大学生,毕业五六年了,工作不找,对象不谈,一直窝在家里考公务员,至今还是没有考上,只有继续啃老。我担心这孩子长期这样下去,其心理和性格会出问题。我们身边这类孩子为数不算少,很令人担忧。

付出大、投入多,就想得到的回报也要高,这样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现实往往并不尽遂人愿。就拿他们首选的领域来看,用人单位更注重用人的综合素质甚至还有严格的面试,其实我们不少农村孩子在此方面并无优势,反而是处于劣势。如果抱着这样的就业观而不想转变,那么怕是将来的损失会更大。

城里大学生的就业观相对较为宽泛和灵活。他们进入人们传统向往的职业圈,如上所述,更有优势条件,我们排除什么人脉关系和圈子照顾这些因素,他们面试成绩的确一般占先,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入选的概率也就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就是城里学生相对乐观,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强。我们发现,那些跑到郊区养猪、种菜和养鸡的多是城里学生,他们不会觉得不体面,反而觉得很新鲜很刺激。我们农村大学生好不容易走出农村,所以再去种田和养殖怕是大都难以接受,家庭也往往不同意。自主创业需要乐观心态,需要创业意识和能力,其实还需要家庭强有力的支持,没有家庭这个后盾保障怕是创业者会患得患失而难下决断,这一点城市家庭提供的保障无疑更为坚实有力。

总之,我认为是大学生们的主观因素也影响了就业率。由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学生就业期望值高,更讲究体面和职业自尊;由于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学生们在交际、谈吐、精神面貌、为人处世等诸多综合素养方面有文化差别,在思想观念的开放和保守、就业观的主动和被动等方面也有差异。农村大学生可以扬己之长避己所短,用自身的优势择业,受聘的概率会增大。

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我的就业我做主。其实,只有转变就业观,降低就业预期,改变对自身不利的就业主观因素,才会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才会以这个临时岗位为基点更好地拓展未来的择业空间。

                                

  2015-3-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