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差异太大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 |
http://s2/mw690/56fb5d50tdc21df7f6e41&690
部门来了新同事,在我举棋不定是否要离开这里的时候,这几天因为来了一个新同事,忽然发现的事实是——我工作的地方让我和我本应该生活的时代和气场隔了几个世纪,这三年原来是自我欺骗的自虐。我说,在这里,如同自己为自己建立起来的牢房,自己把自己chain了起来。因为她此前在英国领事馆做艺术展览,我们说到2011年那次在成都做的“英国制造”现代艺术展,她自然被这里的老派和官僚震惊了,我则被英国文化处看似很奇特的,但是确实很欧洲的做派震惊了:员工没有固定的办公桌,每天大家去办公室,随便选一台电脑就开工;British
Council支持很多emerging艺术家,有专门的art collector在世界各地采购新兴艺术家的作品,因此British
Council很骄傲,因为他们在很多年前就买过安迪沃霍尔的画作了,如今这些已经在世界各地声名远播的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了在各个英国使馆里循环rotate展出悬挂的“战利品”。因此,当她看到我的办公室里悬挂的安迪沃霍尔以及我喜爱的美国艺术家的画作的时候,一直问,这些是真品吗?我莞尔,这些不过是复制品,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买来,美国佬希望打造出的艺术气息。而且还是此前我的好朋友Ben提议让我和另外一位同事选择的几位艺术家的画作,而这里大部分的美国官员和中国员工根本不懂艺术,也不care自己工作的环境是多么需要艺术的滋养!
我觉得,我并不是认为美国人输了欧洲人,从艺术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太新,他们肯定不能和欧洲列国媲美,美国是实用主义的国家,纽约是最为鲜明的明证,杜威的哲学,从经济繁盛的初始阶段开始成为一种美国哲学派别,和欧洲英法的那种思辨,打破,空想很不一样。我告诉新来的同事,最大的体会是,我觉得美国人和中国人相似:爱钱,爱拼,爱大城市,爱体制,又是体制的受害者。当然,这并不代表我认为我讨厌美国人,我有很多美国朋友,因人而异,只是人一旦处于一个institution内,就难以自拔,作茧自缚,自欺欺人而已,这里的官僚,老派,死气沉沉,诸如一个自我封闭自足的世界。坐在里面的官员们有几个是真正了解了中国,愿意为中国了解美国出了力?除了坐在办公室,在电脑上意淫和指点他们的“江山”,我没有看到有任何的建树,官运恒通罢了。
新来的同事,不禁让我想到了初初回国的日子,我也差点去了British Council,去为另外一种体制卖身。你不过是选择一种体制而已,然后被institutionalized而已。如果长久在此,必定彻底摧毁我对于美国朋友的原初印象,建立一种特别对立的情绪!我爱美国电视剧,爱美国电影,但憎恨这里的美国式的伪善,官样文章,明哲保身,对下属的冷漠。说回我和新来同事的对话,她指着我办公墙上Ethan Hawke的海报赞叹,我说曼彻斯特口音我真的handle不到,那种在英国的五年时光,有着幻化的好。我们说到从欧洲回来,成都已经不是以前的成都。今日只是觉得忽然办公室有了一个可以聊天的同事,而那些在这间办公室工作了20年的人,他们是化石,弥坚而遥远,活在另外的世纪。但是人人都是画地为牢的,我不责怪别人,我只觉得要遇到合衬的人,生活才能继续,尤其像我们这般不会拥有婚姻,小孩,房产的人,自由更可贵。
英美虽然一直叫嚣彼此的special relationship,但是却是谁也瞧不起谁,文化生活,对待生命的看法很不同,我越是和他们共处,我越感觉到美国人的紧张感,缺乏安全感,为了体制而活的那种劳累感。美国人也是清教徒,不要相信美剧,美国电影里描述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或者开放民主,美国的保守和紧缩,真是让欧洲人嗤之以鼻的,以家庭价值观和宗教为主的community社会,让人保守单一,美国人大概和中国人一样都热爱家庭吧,那些浪人生活只存在于纽约,而纽约其实不是典型的美国城市。英国社会是苛刻紧闭的社会,并非移民国家,亦有阶级和皇权的传统。但就艺术文化,以及价值观的破坏感来讲,欧洲都强过美国。
从个人的感受来看,现在比较受挫是因为这里让我无法实现一些想法,你的意见得不到尊重,亦得不到发挥,美国政客太喜欢做那些“花架子”工程,他们确实没有文化,没文化的美国只能和中国谈政治,谈经济,但是和一个与自己价值观完全不搭调的国家谈政治,谈经济,美国是自讨苦吃!从我们做的微博内容来看,不及英国使馆,别人知道什么是cutting-edge,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电影,什么是时尚,美国(政客)永远是穿着宽大牛仔裤,松散的棉质T恤,却要强指别人的假面者!
http://s4/mw690/56fb5d50tdc21e28bff43&690
我希望我老了可以像Dries Van Noten这般,The
Satorialist。上周末和朋友聚会唱歌,我觉得我们的青春真的过去了,因为从唱歌的曲目来看,我们绝对不可能唱时下的流行歌曲,我们亦在旧曲中温习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