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夜晚,不过是一种散步

标签:
娱乐 |
分类: 香港 |
http://s1/mw690/56fb5d50gcfaf221fc510&690
这次在香港,住在上环,从上环地铁站出来,沿着中药铺头延展的香港街道一直走,走到酒店花不了太多时间,从上环步行到中环也不过20分钟,活动半径几乎就是上环与中环。我发觉一个人去旅行有很多时间都是在自己思考,该去哪里吃午饭,去哪里吃晚饭,跟着的节目又是什么,我觉得孤独感一阵一阵袭来,非常猛烈。
我似乎变得懒惰,有一种在酒店check in后就不愿再出门的念头,或者在夜晚很早就回到酒店,打开电视,再早早睡觉——这似乎成为了独自旅行的危险信号:缺乏激情,知足常乐,内心衰老,厌倦日常,对于未知不再充满好奇,对于世界不再期待诗意。也有可能我的焦虑,让搭飞机变成非常累人的工作,所以到达目的地后,已无更多精力支配去逛街,吃饭,或者艳遇了。
http://s4/mw690/56fb5d50gcfaf247e42e3&690
所以午饭和晚饭的时间被无限制拖延,个人旅行,依然有内心的很多内向,无助,腼腆,遇见生人的隔膜。所以经常在一条街道上反反复复走来走去,连走进一家茶餐厅的勇气都无,又觉得随即一个人走进一间餐厅是忐忑的赌博,食物口味往往会让人失望,落座的时候又太尴尬,如果被安排和别人拼桌,眼睛亦不知往哪里放。语言的隔膜更加明显,国语从来不是这座城市的语言,我却又觉得局促不安,比伦敦和纽约还甚,英语在茶餐厅没有重力,轻易被嘈杂和快速吞没,粤语根本无法灵光,且显得无能为力。这真是在香港,一个人走来走去最为尴尬的时刻,我多么期待有朋友站在身旁,以便给我多一份勇气和鼓励。
http://s15/mw690/56fb5d50gcfaf265a7bde&690
我实在很喜欢中环这家HMV,让里面的音乐把我搅动,然后看到很多杂志,都想拥有,所以每日来这里,只为听一下节拍,看到中环的鬼佬在店里翻CD。我每天都在这家店买杂志,买CD和DVD,买到一种无法收场的状态,并无觉得重复的姿态过于单调。单调往往是修正旅行中因为过度期待形成的焦虑的一剂良方。所以我在HMV见到朋友Ewen,再去附近的咖啡室完成iPad交易,我们只得十多分钟交谈,再去ifc买最新007电影票,等待和007
Daniel Craig的“约会”。
http://s2/mw690/56fb5d50gcfaf27f30121&690
等待电影开场,ifc里的人潮此起彼伏,没有停消的任何征兆,诚如香港无法停止跳动的心脏。我在Pret A
Manger
等待电影开映,影厅里有大约是中环放工的鬼佬来看戏,携带港女入场,低语英文,偶尔起伏高调的几个英文词汇是放肆的调情戏码暗语。我喜欢这种西洋味,白人男子的香水古龙,安静,秩序井然,有教养,文明世界,不喧哗,电影用来欣赏品味。我又旋即喜欢上这家在ifc里的百老匯院線下的Palace Cinema。张爱玲话的“电影宫”,工作人员身着西装,装修蛮有都会味道,亦算是旧上海大戏院的那种世故,转世成为当下的一种消遣。座位宽敞,幕布还未开启,有着一种Velvet Lounge的感觉。
http://s10/mw690/56fb5d50gcfaf2fb3bbd9&690
这一部最新的007电影Skyfall有着一种纠结错生的英国味道,愈加陈酿的classy姿态,曼妙轮回,对白如此性感有力,似乎是敲击暮鼓而来的一种思切,带了些许挽留的意味。我独自坐于电影宫内,黑暗并未将我吞噬,银幕上的苏格兰高地自有一番孤清辽远的美感,大抵如我的心境一般,落定。
看完戏,内心无法平复,台词对白在脑中自动回旋往复,情思在香港,夜中环里被升腾为一丝欢愉,香港的夜晚,真是适合散步。经过COS店,关闭的店铺,散发出寂静灯光,那条由中环可以延伸而上的“石板街”透露出隐匿的情感。
http://s7/mw690/56fb5d50gcfaf332758e6&690
第二日清晨,被噼里啪啦的晨雨唤醒,酒店玻璃窗被雨点敲打,一阵骤雨,朋友看到脸书上的这张图,玩笑留言问,“Is that
London?”我亦莞尔回复,“Yeah, mentally, it is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