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
只是一个傍晚,恰如坐上时光穿梭机,长满爬山虎的教学楼,我回头看了看那个小小的不能叫操场的操场上,一群学生在玩篮球,夕阳落下来,有些雾气,我想起了黄舒骏的一首歌,那首歌叫《马不停蹄的忧伤》。在多少年前,一个女孩无尽的等待,这本身就像一出话剧,心碎的记忆,永远有多远,马不停蹄,因为这首歌,我认识了一个朋友,在四川岷江音乐台的播音室,那个曾叫小菲的人,当然说出黄舒骏名字的这个女生,这次,她陪我在高温中游走了大半个北京。
“我来到这里”——歌词如斯,见字如面,黄舒骏那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音乐痕迹,在这样一个北京傍晚,在中戏小小的校园复活,情意凄然,我们内心的一点点脆弱,在曾经孤独的吉普赛琴弦间波动,我和我同行的朋友,都很容易被一击即中,证据是我连续在两个下午在中戏和中戏周围的北京胡同兜转,回家我使劲听了一次黄舒骏以及幻想了那一幕台上的离别场景,该是何等青春缱绻。
http://photo6.yupoo.com/20070609/232206_856429744_m.jpg从南锣鼓巷往里穿,就能找到中戏,第一天我们不是从那里进去的,是从国家话剧院那边的胡同绕进去的。中戏太小,比成都的一所中学还小,进去就是一个水泥小篮球场,图书馆和本科生的宿舍,教学楼,办公楼挨着。小花园外坐了许多学生,你能听见在有学生在练声,依依呀呀的。可惜排练室进不去。
http://photo6.yupoo.com/20070609/232207_1856163808.jpg中戏的办公楼进去一面大镜子,还有一个称体重的秤,告诉你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貌,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明星脸面们,巩俐,章子怡,还有其他很好的演员,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可以想像这个小小的校园蕴藏的力量。我以前在上影视导演课时,老师告诉我,一个演员更想去演一出话剧,那种被酝酿的情感,从低到高,一直在积蓄,到了爆发的时刻,就是展示演技的最佳时刻;而电视电影都是分段拍摄,情绪都是临时培养着,少了连贯性,是被打断了的表演,而且那么多特写,像戴了镣铐,所以话剧表演显得放任和灵性飞涨。中戏表演系的男生女生都要朴素得多,和北影学生喜欢顶着浓妆不同,你看那些同学的走姿,就能分辨那些挺拔高大靓丽的男女是学表演的。
(这家叫9点30的酒吧,晚上准时放映粤语老片)
中戏外的一条巷子,都是有情调的酒吧,喝水的地儿,安静的北京老调和西洋情趣的混搭感,有一个叫“喜鹊”的吧,老板就是段二师妹的朋友,还有一个咖啡吧,COCO说老板太帅了,感觉都不是来喝咖啡的了。
(以北京风物为T的图案;喜鹊吧外的墙,上面写着热爱北京,请骑自行车)